威海银行更名 城商行"去地域化"破局发展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威海银行更名 城商行"去地域化"破局发展)

大湾区经济网品牌工程频道报道(余芳)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再添标志性案例。2月28日,威海银行(09677.HK)正式公告完成名称变更,由“威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威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步启用全新品牌标识。这一更名动作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批复,标志着这家扎根胶东半岛28年的区域性银行,在管理层更迭后迈出全国化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



此次更名删去中英文名称中的“市”(CITY)字眼,但业务主体与法律关系保持不变。根据公告,更名旨在解决该行在港交所简称(威海银行)与原名不一致导致的混淆问题,同时顺应行业“去地域化”趋势。业内分析,此举与十多年前广东发展银行更名广发银行的逻辑一脉相承——通过弱化地域标识,突破传统城商行的经营边界。

作为山东省首家实现16地市网点全覆盖的城商行,威海银行已构建“立足山东、辐射津冀”的布局,126家分支机构覆盖济南、天津、青岛等重点城市。2020年港股上市后,其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跨区域存款占比超60%,更名将进一步释放品牌势能,助力全国化战略推进。

更名被视为新领导班子的“首张答卷”。2024年末,拥有24年金融从业经验的孟东晓接任董事长,其履历凸显战略转型方向:曾任民生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合规与质量管理中心总经理,主导威海银行普惠金融、健康金融等创新业务;2018年升任行长期间推动科技投入占比提升至营收3%,数字化贷款规模突破200亿元。

分析指出,孟东晓的民生银行背景或将加速威海银行公司治理市场化改革。招股书显示,该行新修订的《公司章程》着重强化业务独立性,新增对主要股东违规行为的限制条款,并删除股东会“决定经营方针”等职能,凸显专业化治理导向。

更名背后是城商行发展逻辑的深刻变革。截至2023年末,全国134家城商行中已有27家实施“去地域化”更名,宁波银行、苏州银行等通过聚焦科创金融实现跨区突破。威海银行的战略路径逐渐清晰:依托海洋经济区位优势,创新“蓝碳金融”产品体系;联动山东自贸试验区,构建“本外币、离在岸”跨境服务闭环;在天津、青岛等分行试点科技金融专营模式,2024年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5%。

然而挑战并存。随着新能源车残值率下降、房地产风险出清,区域性银行资产质量承压。威海银行2021-2023年净利润增速从15.63%放缓至1.47%,如何平衡风险管控与创新突围,考验新管理层智慧。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区域性银行高层变动涉及21家机构,人事更迭多伴随战略调整。威海银行的改革被视为区域性银行转型样本:通过品牌升级打破同质化竞争,借助港股上市平台对接国际资本,在坚守“服务地方经济”定位的同时探索差异化发展。

专家指出,城商行更名不应止于“换招牌”,需配套治理体系、业务结构、科技能力的系统升级。随着《商业银行名称管理办法》修订在即,区域性银行的全国化探索将迎来更规范的发展环境。

【本网观察】

从“威海市商业银行”到“威海银行”,一字之变折射中国城商行突破发展瓶颈的集体诉求。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的双重使命下,区域性银行如何既做精本土“基本盘”,又做大跨区“增长极”,威海银行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照。当“地方银行”标签逐渐褪去,真正的竞争力比拼才刚刚开始。

编辑:高小波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品牌工程频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波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