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报道 - 正文

亏损扩大2987%却涨停!“国资云概念股”美利云不想造纸了,云业务营收首超3亿

来源:时代财经 媒体 2025-03-14 22:08: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亏损扩大2987%却涨停!“国资云概念股”美利云不想造纸了,云业务营收首超3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周立

图片来源:pixabay

三年营收同比下滑,四年连续亏损……二次剥离造纸业务后,美利云(000815.SZ)迎来近九年的最大亏损。

3月13日晚间,美利云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9.12亿元,同比下降15.71%;归母净利润为-5.4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987.1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421.47万元,亏损同比扩大79.04%。

3月14日,美利云开盘一分钟暴拉至涨停,收于14.44元/股,直到闭市仍有超11万封单。不少股民看到涨停板后表示“踏空了,难受了一早上”,还有的股民表示早上涨停就排上了,但到现在都没买进去。

自1月17日发布预计亏损的业绩预告以来,美利云股价已涨48.71%,区间换手率高达336.45%。

美利云主营业务包括造纸业、云板块、光伏发电和其他业务。官网显示,其2002年开始建造纸速生林基地,2016年开始加入云计算,2018年布局光伏电站。美利云的实控人为中央国资管理机构——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叠加其云业务,被市场冠以“国资云概念股”的称号。

根据营业收入构成,2024年贡献六成营收的造纸业仍是美利云“顶梁柱”,营收5.54亿元,但同样是业绩下滑最厉害的业务,同比减少28.68%;而排名老二的云业务营收3.12亿元,同比增长24.66%,不仅首次突破3亿元门槛,同时成为美利云唯一营收增长的业务。

从毛利率来看,光伏发电、云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5.96%、31.42%,虽然同比有所下滑,但相比毛利率为-1.55%的造纸业来说,仍然能为公司盈利“出一份力”。

年报显示,云业务即数据中心方面,2024年美利云在稳定原有业务基础上,积极扩大业务规模。目前,E1、E3、C1已交付客户使用,B1、B3和C3已完成土建,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市场、引进客户。

美利云数据中心位于宁夏中卫市,作为“东数西算”工程十大集群之一,是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也是全国首个“双节点”城市,产业聚集优势明显。

但造纸业这个亏损的业务将成为美利云的过去式。年报显示,其在2024年生产各类纸产品10.2万吨,销售各类纸产品10.4万吨;同时已停止经营造纸业务,主营相关业务的星河科技正在清算注销中。

2016~2020年,美利云归母净利润一直低于5100万元,随后由盈转亏,2021~2024年,以共计亏损8.16亿元。亏损期间,造纸业是美利云营收最多的业务,也是毛利率最低的业务,其毛利率一度转负,越产越亏。Wind数据显示,2021~2023年,造纸业营收占总营收七成以上,但每年营收同比下降10%左右。

近几年,国内造纸行业在艰难地穿越行业周期底部——木浆等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供给端大小纸企不断扩产、终端需求不振,使得行业处于“增收不增利”,甚至是“亏损卖吆喝”的处境。行业龙头也无法避免寒意侵袭,2024年11月底,晨鸣纸业(000488.SZ)宣布18.20亿元债务逾期、选择关停超过70%产能。

对于美利云而言,停止经营越产越亏的造纸业、清算注销星河科技或是明智之举。但由此增加职工辞退福利、合同解除违约金、赔偿损失等费用,影响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5.57亿元。与此同时,其资产负债率涨至46.14%,创近九年新高。

星河科技何时清算完毕,该清算是否会对2025年业绩造成影响?3月14日,美利云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表示,要到今年(2025年)清算完,“2024年已经完全把(清算)这一方面支出计提,到时候就会归入债务,2025年一季度报表也不会有星河科技了。”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美利云提到,一是抓住发展绿色数据中心的宏观政策机遇,打造安全稳定、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切实履行国资央企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筑牢算力底座责任。

二是构建多层次专业化人才梯队,加大对绿色清洁能源应用、电源管理优化等方面的研发资金投入,强化科技创新。

三是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对数据中心PUE指标的指引要求,结合美利云自身土地、新能源等资源禀赋以及中卫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势,坚定不移发展绿色数据中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美利云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