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船舶租赁公布2024年度业绩:市场表现亮眼 业绩指标再攀新高)
2025年3月26日晚,中国船舶集团(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877.HK)宣布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经审核综合年度业绩。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4亿港元,实现净利润21.55亿港元,同比分别上涨11.3%及12.7%。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公司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15.7%,与2023年末持平;平均资产回报率达4.8%,较2023年末增长0.3个百分点;净资产为142.98亿港元,较2023年末增长11.4%;资产负债比率控制在67.5%,较2023年末下降4.1个百分点。同时,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21.06亿港元,同比增长10.7%;每股基本盈利为0.342港元,同比增长10.3%;董事会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0.4港仙。
积极应对航运租赁市场竞争,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趋势
年内,中国船舶租赁通过科学的租约安排、准确的时机选择及良好的成本管控,实现了较基准市场更优的收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35艘自营及合营船舶于短期及即期市场运营,覆盖油散集气四大主流船型领域,公司「船舶租赁」与「投资运营」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得以进一步完善。
公司合营资产涵盖成品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VLGC 船等多个船型,整体运营状态良好,投资收益稳步增长。公司控股合资的船舶11艘,全年共贡献净利润1.05亿港元;参股合营的船舶22 艘,全年共贡献净利润4.90亿港元。自营船队方面,全年实现净利润共计0.49亿港元。公司今年出售了两艘散货船和两艘MR油轮,贡献资产处置收益1.90亿港元。
保持船队规模稳定,船队经营属性及高附加值特征进一步增强
面对船价一直上行、船位非常紧俏、美元利率高企、市场竞争激烈等形势,2024年,公司以更稳健的步调开拓新项目,年内新签集团内新造船订单9艘、合同金额8.49亿美元,且中高端船型占比100%。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接新船舶15艘, 其中包括3艘16,000 TEU集装箱船、4艘1,100 TEU集装箱船、4艘1,600 TEU集装箱船、3艘9.3万立方米VLGC及1艘LR2成品油轮。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船队规模达138艘,其中运营船舶122艘,在建船舶16艘。运营船舶平均船龄4.03年。光租及长期租约项目(即35艘短期及即期运营项目之外的其他项目)平均租约剩余年限为7.26年。按初始投资金额计,公司在运营船队组合中,海上清洁能源装备、集装箱船、液货船、散货船、特种船分别约15.8%、16.5%、20.1%、23.7%及23.9%。本公司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强业务收益和风险的匹配,动态调整存量船队结构。在运营船舶资产中,融资租赁船舶51艘,经营租赁船舶71艘;在建船舶中,融资租赁船舶4艘,经营租赁船舶12艘。
持续强化资金成本管控,保持良好的资产结构和信用状况
公司通过跨币种融资、管控有息负债规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年内将计息负债平均成本控制在3.5%,同比下降18bp,较租赁同业P50分位值(4.16%)低62个分位点。同时,公司连续6年获得惠誉「A」级及标普「A-」级的优异国际信用评级,并维持中国境内「AAA」级的最高信用评级。
公司利用人民币汇率、港币汇率走低的时机,加大人民币、港币、欧元等跨币种融资,置换高息美元贷款。新增超38.56亿元的低成本人民币资金,其中包括8.00亿人民币熊猫债券、10.11亿人民币固定贷款以及20.45亿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平均融资利率大幅低于美元5%以上的融资成本,为公司节约财务费用约1亿港元。至2024年末,人民币贷款占比由16.8%增至30.5%,港币贷款占比由5.1%增至7.0%,欧元贷款占比由3.9%增至4.4%,在帮助集团进一步多元化融资币种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
公司持续强化资金管控,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根据项目投放和回购计划,公司提前做好资金安排,坚持「非必要不提款」原则,合理安排银行提款节奏,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强化现金监控和管理,尽量减少资金闲置浪费,资产负债比率控制在67.5%的市场较好水平,同比压降4.1个百分点。
强化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保障经营稳健
船舶租赁业具有资金密集、杠杆率高、周期性强等特点,公司秉承审慎原则,不断完善风险防控和合规体系建设,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关应收租赁款及贷款借款的累计计提减值额为689.9百万港元;信贷类不良资产为177.2百万港元,拨备率为3.3%。
为进一步提升内部合同规范化水平,公司开展了合同核心条款示范文本制定工作,与专业律师团队合作,在充分总结和分析公司10年融资租赁项目主合同文本起草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主营业务中存在共性的交易内容进行规范,逐步探索并形成船舶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合同核心条款的示范文本,使合同中可标准化的交易内容更加专业化及系统化。同时,公司今年制定了《新造船售后回租项目主合同示范文本》、《船管协议示范性合同文本》及《合资意向书示范文本》。
坚持价值创造与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
中国船舶租赁持续将ESG理念融入公司治理体系建设,ESG的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公司不断完善ESG工作机制,基于公司重要性议题和所识别的重大非财务风险梳理了ESG治理提升行动计划,编制ESG专项报告。除了按照联交所的要求披露ESG专项报告之外,还积极参与第三方机构的评级,达到了事前的预期成绩,为本公司的蓝绿融资提供了基础。公司获得标普CSA45分,Wind 2024年度ESG评级A。ESG工作获得了国资委、中国船舶集团和各方的肯定,本公司作为优秀案例被收录于《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2024》 一书中。
公司以市场化为导向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系统制定╱修订「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界面,规范公司治理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成机构精简和人员定编,新型经营责任制全面覆盖至中层管理人员层面。在国资委对央企所属「双百企业」2023年度专项考核中,考核结果为「优秀」,并获评中国船舶集团成员单位2023年度三项制度改革评估「A」级。
公司加强与资本市场交流,以丰厚股利回馈投资者。公司丰富联系管道,密切与买方卖方机构联系,通过业绩发布会、非交易路演、传统媒体报导、视频推广、投资者开放日等形式开展立体化、多维度宣传推广。年内,本公司获评《中国证券报》「港股金牛奖」,《证券时报》「最佳投资关系天马奖」等多个奖项。
为与全体股东分享公司的丰硕业绩,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04港元,连同2024年派发的中期股息0.03港元,全年派息每股0.134港元,派息比率达到39.2%。
中国船舶集团(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李洪涛先生表示:「2025年世界经济发展仍面临广泛的不确定性,全球航运环境更趋复杂。在保护主义政策及地缘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下,运费的波动性进一步加剧。展望新的一年,如何管理不确定性将成为市场主旋律。2025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更加注重『低风险、低收益,中风险、中收益,高风险、高收益』项目的匹配和比例搭配,达到夯实『压舱石』项目与争取更大收益项目的平衡,夯实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公司将聚焦清洁能源产业领域,加强绿色、智慧船型的市场开拓力度。继续加强与大货主、大能源商、大贸易商的紧密合作,积极开拓大港口、大矿主、大车企的新兴业务。采取较为积极的二手船策略,加快推进二手船项目,维持经营性资产稳中有升。跟踪在建船舶生产进度,保证新船按期或提前交付起租运营。
公司将切实完善船舶长期租赁与投资运营『一体两翼』业务布局,加快提升船舶资产专业化运营能力。按照市场形势科学调整航运类资产运营安排,抓好成本管控,力争收益高于市场基准。加强经营类资产流量化管理,把握市场机遇,适时处置拥有相对较高市场溢价的船舶。要健全合资公司管理体系,强化收益和成本费用支出合理性的论证和监督。
公司将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监测,满足公司新业务开发和运作的风险管理需要。开展风险量化评估模型的后续开发和应用,研究扩展适用范围,支撑多元租赁项目稳健运行。加强合同示范文本的制定和应用,制定船舶管理合同示范文本,强化融资租赁示范文本的运用与执行。强化对子公司的法律合规管理。
中国船舶租赁将更加密切与资本市场交流,进一步向资本市场宣传本公司经营理念及发展战略,通过高效的运营、稳健的增长、高额的分红,努力提升市场表现,积极回馈广大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