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盈康生命,命运的齿轮悄悄转动

来源:市值观察SZGC 2025-03-31 09:29: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盈康生命,命运的齿轮悄悄转动)

文丨文雨

一个真正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

3月28日晚,A股盈康生命发布2024年度财报,去年公司实现营收15.59亿元,同比增长6.01%,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4.92%。具体到细分条线,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两大主业全部正增长,其中医疗器械收入同比增长超14%。

2023年扭亏为盈,2024年延续成长,作为国内肿瘤服务领域的稀缺标的,盈康生命终于也在长期探索与跋涉后迎来了命运齿轮的重新转动。

【AI捅开了天】

民营医疗服务从来都是一个不缺前途与想象的赛道。

2003年,中国民营医院数量只有2000余家,到2022年已增长到超25000家,在中国医院总数中的占比已快速提升至近70%。其中,过去十年民营精神病医院数量增长CAGR接近30%,口腔、眼科、美容、康复等赛道CAGR也均在15%以上,期间一度诞生了一批千亿市值牛股——做口腔的通策医疗,做眼科的爱尔眼科,做美容的华熙生物……

唯独一个领域静悄悄,就是以盈康生命和海吉亚为代表的肿瘤医疗服务。

根据2022年卫生统计年鉴,肿瘤民营医院无论体量还是增速在所有领域中都垫底。

探究背后的原因,肿瘤服务是典型的资本和人才双密集型产业,需要顶尖设备和顶尖专家,相比其他领域有先天的规模扩张约束。

以设备为例,一个肿瘤专科医院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高达近5亿,领先其他领域至少一个数量级。

钱的问题还在其次,更关键的是人。

一个人每天的工作时间有天然上限,这也就意味着每天能服务的患者数量是固定的,哪怕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子。要想扩大经营规模,就必须同比例线性扩张医生和专家的团队规模,这与中国医生紧缺的现状严重冲突。

所有这些桎梏凑在一起,就构成了肿瘤医疗服务难以逾越的商业化扩张藩篱。

AI解除了这一封印。

依托海尔集团统一部署的算力基础并接入Deepseek、讯飞晓医等算法模型,盈康生命AI应用八大场景赋能医院诊疗能力全面提升。

在AI病历生成场景中,医生每天用于书写病历的时间大幅减少,甲级病案率超95%;在AI影像诊断场景中,影像报告生成时间从30分钟缩减到15分钟,靶区勾画时间从1.5小时缩减到15分钟;还有……

过去只能依赖堆积人力和设备才能实现经营扩张,现在AI大幅提效,通过提升人和设备的翻台率就能间接完成扩大再生产。同等投入水平下,扩张速度、经营体量、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等所有指标均能得到显著优化。

2024年,盈康生命经营现金流2.59亿元,同比增长36.4%;总资产35.37亿元,较去年初增长47.35%;净利润率7.44%,同比提升0.7pct。

AI之于肿瘤医疗服务的真正意义绝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生产工具,而是从根本上重塑了行业的底层发展逻辑,过往资本市场基于固定资产和人力资产规模所形成的传统估值框架将逐渐失效,特别是在需求端同样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之下。

【需求大爆炸】

没有人会怀疑医疗的未来,即便当下仍身处寒冬。

一方面,以“60后和70后”为代表的婴儿潮一代即将进入老年时代,根据全国老龄办的预测,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23年的2.97亿增长到2033年的超4亿。

另一方面,这一代人又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黄金一代,深度受益改革开放,掌握最多的社会财富,拥有旺盛的购买力。年轻时他们的诉求是进城买房安家,于是催生了史无前例的房地产大繁荣,中年时他们卷事业,于是有了茅台一瓶难求,现在他们老了,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客观现实决定了中国正在酝酿天量医疗市场,但公立医院的运力却不足以承接这泼天的需求。

根据OECD的数据,虽然国内整体病床配备数量庞大,但人均病床配备相较欧美日韩等仍有巨大差距,医疗资源紧张问题久悬不决。以肿瘤为例,2022年即便受疫情影响,全国肿瘤专科医院的病床工作日和病床使用率依然分别达到338.4天和92.7%。

公立不够,民营来凑。

还是以肿瘤医疗服务为例,2022年全国新发癌症患者482.47万人,公立医院可以集中力量负责手术救人,院外的长期跟踪与监护则完全可以交给盈康生命等具有差异化服务能力的民营机构。

过去几年,盈康生命肿瘤医疗服务的基本盘持续做大做强,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经营及管理10家医院及养老机构,其中肿瘤医疗服务收入3.8亿元,占医疗服务总收入的31.9%,较之前提升17%,门诊量和入院达49.66万人次、4.83万人次,分别同比提升4%和6%。盈康生命旗下的四川友谊医院已经是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AAA级管理中心试点单位,拥有全国CINV规范化管理无呕示范病房,从肿瘤手术、放化疗到中晚期诊疗方案不断完善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盈康生命还在探索通过创新性的整合医学模式来为患者提供多选择的诊疗方案,打造千人千面的差异化就医体验。具体服务方案分为常规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和个性化精准医疗方案三个维度,无论患者属于何种状况,都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出最优解。

公立与民营各司其职、优势互补,这或许是中国解决医疗资源紧张、应对老龄化时代的必由之路。也正因如此,政策的态度是高度友好且宽松的。

【政策暖风吹】

2024年以来,民营医疗先后迎来两大利好。

第一,医疗体系将走向分层、分级发展。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总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尽管支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有所遏制,但在老龄化加速到来的背景下维持医保基金可持续依然存在挑战。医疗“大锅饭”并非长久之计,基本医疗普惠化和高端医疗市场化才是大势所趋。

2024年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医疗机构提供特需医疗服务。

第二,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2024年9月7日,商务部等三部门印发通知,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两个月后,《关于印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发布。今年2月26日,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天津鹏瑞利医院已正式开诊。

这是一个重要信号,此举表明国家支持社会办医的大方针不仅没有动摇,反而在强化。外商具备发展空间,民营自然更加可期。

在经历长达几年的深度调整后,港股和A股民营医疗服务板块的平均前瞻市盈率(滚动12个月)分别来到8倍和30倍上下,已经跌至过去五年最低水平,板块估值水平极具投资吸引力。

因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向下而向下,也必然会因经营环境的向上而向上。超跌的医疗行业随时可能迎来反抽,特别是像肿瘤服务这种高壁垒且之前尚未在资本市场爆发过的细分赛道。

按照盈康生命最新的战略指引,公司一方面要做好医保内基本服务,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将基于肿瘤特色不断外延能力圈,全方位满足老百姓多元差异的自费服务需求。

在政策高度支持、行业需求旺盛、企业能力提升三重因素叠加背景下,只要盈康生命能真正做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筹兼顾,就一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盈康生命(SZ300143)$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爱尔眼科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