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海亮股份:传统产能的韧性突围与新能源赛道的蓄势待发|产业观察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4-07 15:01: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海亮股份:传统产能的韧性突围与新能源赛道的蓄势待发|产业观察)

2025年4月的上海临港,海亮股份智造基地的数字化车间里,数十条全自动机械臂正以毫米级精度舞动,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有序驶出园区。这座以传统铜加工为核心业务的基地,曾在2023年5月创下单月销量历史新高,成为海亮股份国内产能布局的重要支点。

然而,在全球经济波动与新能源产业变革的双重背景下,这座看似稳健的“铜业堡垒”,正面临着一场关于效率、成本与转型的深度博弈。


传统产能的“数智化”突围


作为海亮股份国内核心生产基地之一,上海基地的产销表现堪称公司传统铜加工业务的缩影。2023年5月,该基地以超预期的销量刷新纪录,单月出库量突破万吨,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海亮股份近年来持续推进的产线数智化改造。

据公司2025年2月披露的调研信息,通过装备智能化升级,上海基地的生产效率持续优化,单位成本显著下降,这为其在低毛利环境下维持竞争力提供了关键支撑。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上海基地的产能释放与海亮股份全球化布局形成互补——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海外产能占比已达36.09%,而国内基地则凭借快速响应能力和技术迭代优势,巩固了本土市场的份额。

不过,当前铜加工行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与价格竞争困境,使得传统业务的增长空间面临新的挑战。尽管上海基地通过效率提升实现了局部突破,但如何在高波动的大宗商品市场中维持盈利韧性,仍是海亮股份亟待破解的难题。


新能源赛道的战略卡位与阵痛期


如果说上海基地代表海亮股份的“现在”,那么远在西北的兰州铜箔项目则承载着公司的“未来”。2024年上半年,海亮股份铜箔业务营收同比激增483.86%,销量增长超450%,但受行业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影响,该业务尚未实现盈利。

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映射出新能源材料行业的共性挑战:一方面,电动车与储能市场的爆发催生了锂电铜箔的巨量需求;另一方面,行业仍处于产能消化与结构优化的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海亮股份的转型并非盲目扩张。公司提出“三年进前三,五年争第一”的目标,通过兰州、印尼、摩洛哥三大项目的梯次推进,构建起覆盖国内外的铜箔产能网络。其依托传统业务中积累的工艺经验与客户资源,为新能源业务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潜在助力。例如,铜管与铜箔在原材料采购、设备运维等方面的共性技术,或将成为降本增效的突破口。


资本市场的期待与疑虑


二级市场对海亮股份的复杂态度,恰如其业务结构的“新旧交织”。截至2025年1月,公司滚动市盈率维持在20-21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投资者对其成长性仍持审慎态度。

但机构调研数据透露出另一面:2025年2月,民生证券、永赢基金等7家机构密集调研,重点关注公司与金龙集团的战略合作、可转债规划及铜箔业务进展,显示出资本对行业整合与技术突破可能性的关注。

这种分歧在资金流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2025年1月24日,海亮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超千万元,大单资金呈现抢筹态势,但中小投资者却选择离场观望。这种分化或许源于对风险偏好的差异:机构更看重公司128万吨铜加工产能的规模优势及新能源赛道的长线潜力,而散户则对短期业绩波动更为敏感。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海亮股份的转型之路已无退路。传统铜加工业务虽贡献超80%毛利,但低毛利率与周期性波动注定其难以支撑长期估值;铜箔业务虽处亏损,却是打开新能源万亿市场的钥匙。

上海基地的启示在于,即便在成熟行业中,通过技术升级与管理优化仍可挖掘增长动能——其数智化改造经验若能复制到铜箔产线,或将加速新业务的盈利拐点到来。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战略节奏的把握。公司与金龙集团的股权合作,意图通过行业整合提升议价能力,但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仍需时间验证;可转债的兑付压力与铜箔项目的持续投入,则考验着资金调配能力。

若海亮股份能依托上海基地等成熟产能的现金流“输血”,在新能源领域熬过产能出清期,或将在下一轮产业周期中占据先机。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亮股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