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鞋业陷家族内斗传闻:84岁创始人或被儿孙“逼宫”,企业陷转型之困

来源:蓝鲸 媒体 2025-05-07 18:14: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双星鞋业陷家族内斗传闻:84岁创始人或被儿孙“逼宫”,企业陷转型之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7日讯(记者 王涵艺)近日,一封署名青岛双星名人集团创始人汪海的公开信在网络流传,信中控诉其子汪军、儿媳徐英及孙子汪子栋通过“抢夺公章、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逼迫其交权。

信中称,4月11日,汪子栋曾限制汪海自由两小时,汪军夫妇则带人闯入办公室破坏监控并阻挠会议,企图夺取公章未果,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对此,双星名人集团回应称“正在核实信件真实性”,而徐英则表示“无法联系到汪海”,事件陷入罗生门。

从行业龙头,滑向区域型品牌

双星名人集团前身为国营青岛第九橡胶厂,创立于1921年,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制鞋企业之一。

在汪海的带领下,其于20世纪80年代崛起为行业龙头,双星运动鞋曾连续15年蝉联全国销量第一,并构建起覆盖30个销售公司、5000家连锁店的庞大网络。

2008年,双星集团完成改制,鞋服业务独立为双星名人集团,由汪海掌舵,而原双星集团则转向轮胎制造,两者目前无股权关联。

然而,近年来双星鞋服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安踏、李宁等品牌通过年轻化营销抢占市场,而双星仍以中老年及大众市场为主,品牌老化问题凸显。

尽管官网数据显示其品牌价值达492亿元,但公开渠道鲜见近年具体财务数据,行业地位或已从“绝对龙头”滑向区域型品牌。

家族企业权力博弈,和行业转型压力同在

事实上,此次纠纷的核心或与股权分配及管理权争夺直接相关。

天眼查信息显示,徐英通过青岛星迈达工贸有限公司间接持股45.57%,为集团实际控制人;汪海个人持股21.88%,担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汪军、徐英分任监事和董事。

而矛盾爆发点源于徐英的职务变动。据公开信,徐英2024年8月被汪海口头任命分管财务,但因“能力不足”于2025年4月被免职,随后引发冲突。

汪海虽为精神领袖,但徐英一方已通过资本占据主导,双方对战略方向的分歧可能激化。而股权优势与实际管理权的错位,更加暴露了家族企业“代际交接”与“职业化管理”的深层矛盾。

双星名人集团的业务多元化,涵盖制鞋、服装、房地产等,曾是其扩张标志,但也分散了核心竞争力。相比之下,其剥离出的轮胎业务,现青岛双星,通过收购锦湖轮胎、建设智能工厂,已跻身全球轮胎行业前列。

反观鞋服板块,未能跟上国潮转型浪潮,产品线仍以传统运动休闲为主,缺乏高端化突破。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但市场份额向头部品牌集中。双星若无法解决内部治理问题,恐难在研发、营销等关键领域投入资源,从而进一步丧失市场话语权。

双星名人集团的“夺权”风波,既是家族企业代际更迭的缩影,也揭示了传统品牌在新时代转型中的阵痛。

无论公开信真伪,事件已对品牌形象造成冲击。若想重拾辉煌,双星需在稳定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重塑品牌定位,并寻找差异化竞争路径。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结束“内耗”,直面市场的残酷竞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青岛双星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