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茂集团正面临退市危机,国华人寿难以幸免)
来源:燕梳师院
曾经,“资本大鳄”刘益谦豪掷2.81亿港元将一只鸡缸杯纳入囊中,震惊业内外。近年来,旗下国华人寿投资频繁踩雷。
早在2015年,公司耗资约10亿元投资新世界,最终在2024年减持2343万股,市值缩水超30%;2023年,又因投资广汇汽车,股价连续低于1元触发退市,浮亏近6000万元。
如今,国华人寿大股东天茂集团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面临退市风险。而天茂集团超九成的营收依赖于子公司国华人寿,这场危机或将让国华人寿在劫难逃。
天茂集团遭监管立案
5月7日,天茂集团发布公告,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于2025年5月6日,对公司给予立案。
图源:天茂集团公告
据了解,天茂集团已于2025年5月6日停牌,停牌的原因为“未如期刊登定期报告”。同日,公司亦披露,因公司定期报告涉及的部分信息需要进一步核实、补充完善,公司未能完成2024年年报的编制工作,公司股票从5月6日起停牌。
在年报披露季的尾声,天茂集团发布了关于无法在预约日期及预计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的风险提示公告。值得注意的是,一条重要内容提示,上市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且在公司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为何年报和季报迟迟不披露?截至5月6日停牌,天茂集团股价2.74元/股,总市值缩水至135.37亿元。显然,公司此前给出的答案并不能安抚投资者的情绪。事实上,今年1月,公司披露了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亏损5亿至7.5亿元。但相比于预测,年报中所包含的经营细节无疑更加全面和深入。如今,问题的关键或许不再是“要不要披露”,而是公司是否“敢于直面现实”,将全部真相公之于众。
国华人寿在劫难逃
众所周知,天茂集团作为国华人寿的大股东,实控人均为刘益谦。而天茂集团虽名为“实业集团”,但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从事保险业务。不严谨来说,天茂集团可以等同于国华人寿。
追溯过去,2014年—2019年,国华人寿的净利润表现较为稳健,分别为14.26亿元、16.48亿元、16.53亿元、27.33亿元、20.55亿元、22.16亿元。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当年净利润降至11.1亿元;随后几年,净利润持续下滑,2021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49亿元、4.84亿元。直到2023年,国华人寿巨额亏损11.55亿元,同比下降338.6%。
对于公司在2023年首次出现净利“失守”的现象,主要归因于资负两端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投资收益锐减30.12亿元;另一方面,赔付支出增加了10.56亿元,同时提取的保险责任准备金飙升至78.21亿元。这些不利因素叠加,最终导致了严重亏损。
从产品结构而言,国华人寿长期依赖高收益短期理财型产品,导致负债成本居高不下,转型滞后。而随着产品集中到期,退保潮的风险加剧。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保费收入位居前5的分别为国华传家福终身寿险(尊享版)、国华金如意两全保险(分红型)、国华泰山尊两全保险、国华乐享福年金保险以及国华盛世福年金保险(尊享版),产品总计313.81亿元,占保险收入比例77.72%。值得注意的是,其产品规模几乎完全依赖于银保渠道,单一的业务渠道暗示了退保潮的来袭。
截至目前,国华人寿尚未披露2024年全年的完整财务数据,最新信息仅更新至第三季度。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34.31亿元,同比下降19.13%;同期,净亏损6.71亿元,同比扩大一倍。此外,偿付能力表现亦濒临监管红线。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84.78%、122.75%,整体极限承压能力处于高位边缘。
不过,其保费收入方面的情况仍在正常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国华人寿保费收入为346.39亿元,同比下降14.21%。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国华人寿保费收入为49.4亿元,同比下降31.34%。
天茂集团被立案的核心在于国华人寿的财务恶化。若无法化解流动性危机并完成年报披露,天茂集团或成2025年首只因年报问题退市的保险概念股,刘益谦的资本帝国亦将面临系统性冲击。
刘益谦的生死突围
曾享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刘益谦却在投资市场频频受挫。2015年,国华人寿曾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新世界股票,占总股的5%,按增持均价17.14%/股计算,耗资约4.56亿元。仅过数日,再度通过二级市场以21.37元/股增持2658.99万股,占总股本的5%。两次下来,大约耗资10亿元。
时隔长达九年,国华人寿“割肉”减持。去年12月,新世界公告表示,国华人寿在11月29日至12月3日,分别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其2343万股,占据新世界总股本的比例为3.6%。
不仅如此,国华人寿投资广汇汽车更是一次重挫。去年6月20日至7月17日,广汇汽车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发退市预警,国华人寿浮亏近6000万元,广汇汽车最终于去年7月正式退市。
另外,云从科技近日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3月末,刘益谦所占流通股1.36%,对比此前持股3.86%的比例,减持超半。
这一系列措施,被市场解读为腾挪资产,“割肉”自救。不仅如此,同时作为顶级收藏家的刘益谦不惜“忍痛割爱”,拍卖自己珍藏多年的作品。2023年8月31日,在香港苏富比2023年秋季拍卖会上,他和妻子王薇精选出一系列世界级收藏品参与拍卖,包括《宝丽特·茹丹肖像》《狮子的图像》《裸女与猫》等39件作品,这些作品的估价区间为7.45亿至10.46亿港元。10月5日,这场拍卖的实际总成交额为5.44亿港元。
2023年11月,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刘益谦夫妇拿出古代书画《春日山水》参与竞拍。经过激烈的竞价,这幅画最终以8220万元的落槌价成交,总成交价达到了9453万元。这一系列的拍卖活动,很难不让人联想是刘益谦为了获取现金流以提振公司的经营能力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而随着大股东天茂集团的“红线预警”拉起,国华人寿的未来走向愈加扑朔迷离。但若及时面对困境,挑战或化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