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守护投资安全:防范非法证券活动,共筑 “5?15” 投资者保护防线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5-16 09:52:1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守护投资安全:防范非法证券活动,共筑 “5?15” 投资者保护防线)

2025 年 5 月 15 日,我们迎来了第八个 “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投资者群体日益壮大,但非法证券活动也如影随形,利用信息不对称、市场复杂性和投资者的逐利心理,编织出一个个看似 “高回报” 的陷阱。我们将结合市场现实与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非法证券活动的常见套路,为广大投资者敲响警钟,助力守护 “钱袋子” 安全。

一、非法证券活动:花样翻新的 “财富陷阱”

非法证券活动是指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擅自从事证券发行、交易、投资咨询等业务,或通过虚假宣传、欺诈误导等手段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其本质是利用市场规则漏洞与投资者认知偏差,以 “低风险高收益” 为诱饵,实施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以下是几类典型表现:

(一)虚假宣传与 “内幕消息” 陷阱

不法分子常以 “国家级投资平台”“独家内幕消息”“涨停板敢死队” 等噱头吸引投资者,通过微信群、直播间、股吧等渠道发布虚假研报或个股推荐,声称 “保证收益”“稳赚不赔”。例如,2024 年某团伙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 “荐股”,以 “缴纳会员费可获取主力建仓信息” 为名,骗取数千名投资者共计 3000 余万元。其套路核心在于利用投资者对 “捷径” 的渴望,伪造权威形象,实则通过 “抬拉股价” 进行短线套利,最终让散户接盘。

(二)非法荐股与 “付费升级” 骗局

非法投资咨询机构常以 “免费诊股”“赠送牛股” 为诱饵,逐步诱导投资者购买高价 “VIP 课程”“私募产品”,甚至要求 “升级会员” 以获取 “更高层级内幕”。这些机构往往无证券投资咨询资质,其推荐的股票多为随机选取或与庄家合谋 “抬轿”,投资者一旦买入,便成为操纵市场的 “棋子”。2023 年证监会查处的 “XX 财经” 案件中,该机构通过 “话术培训” 包装 “投资专家”,一年内骗取服务费超 2 亿元,受害者遍布全国。

(三)场外配资与杠杆交易陷阱

场外配资平台通过非法渠道为投资者提供高杠杆炒股服务(如 10 倍杠杆),声称 “放大收益,无需抵押”,但实则暗藏多重风险:一是资金安全无保障,平台可能卷款跑路;二是强制平仓规则苛刻,股价小幅波动即可导致本金血本无归;三是规避监管,扰乱市场秩序。2025 年初,某配资平台因无法应对市场调整,突然关闭服务器,导致数万名投资者账户无法登录,涉案资金达 5 亿元。

(四)“金融创新” 包装下的非法集资

打着 “区块链金融”“元宇宙投资”“跨境证券套利” 等旗号的新型非法活动,利用投资者对新兴概念的陌生感,以 “去中心化”“高算力分红”“境外上市原始股” 等话术虚构投资项目。例如,某“虚拟货币证券化” 项目宣称 “购买代币可参与美股分红”,实则通过传销模式吸纳资金,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崩盘,投资者损失惨重。

二、风险根源:非法证券活动为何屡屡得逞?

非法证券活动的滋生,既源于不法分子的贪婪,也与市场复杂性和投资者认知误区密切相关。其风险本质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信息不对称与认知偏差的 “放大镜”

在正规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凭借数据、调研和专业团队占据信息优势,而散户依赖公开信息或碎片化资讯决策,这种鸿沟在非法活动中被无限放大。不法分子通过伪造 “权威报告”“交易流水”,甚至雇佣 “托” 在社群内晒 “收益截图”,利用投资者的 “从众心理” 和 “暴富心态”,营造 “稳赚” 假象。正如湖北证监局强调的 “以案释法”,每一起诈骗案件背后,都是对投资者 “认知盲区” 的精准利用。

(二)市场复杂性与工具滥用的 “风险传导”

随着量化交易、衍生品等技术工具的普及,市场博弈从 “人对人” 演变为 “机器对机器”“策略对策略”,普通投资者难以理解其中的风险链条。非法活动借机包装 “智能投顾”“高频交易软件”,声称 “AI 自动操盘,胜率 90%”,实则为毫无技术含量的诈骗工具。此外,跨境资本流动、政策干预等宏观因素被曲解为 “内幕机会”,进一步误导投资者。

(三)合规意识淡薄与维权成本的 “双重缺口”

许多投资者未养成 “先查资质、再做投资” 的习惯,对 “无牌照经营”“超范围业务” 等风险信号缺乏警惕。即使遭遇骗局,也因证据不足、跨区域维权难度大等原因放弃追责,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均瑶健康呼吁投资者增强合规意识,善用法律武器。

三、防范有道:“三步走” 守护投资安全

面对花样翻新的非法活动,投资者需树立 “风险先于收益” 的理念,掌握 “识别 — 验证 — 维权” 三步骤,构建自我保护防线。

(一)第一步:擦亮双眼,识别风险 “七不原则”

不相信 “保本高收益”:牢记 “收益与风险成正比”,任何承诺 “稳赚不赔” 的投资均涉嫌违法。

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警惕 “钓鱼网站”“虚假交易平台”,正规机构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要求转账。

不加入 “内幕消息群”:证券市场严禁内幕交易,所谓 “独家消息” 多为骗局。

不盲从 “专家推荐”: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机构及人员资质,拒绝无牌照主体的投资建议。

不参与 “杠杆配资”:正规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有严格资质要求,场外配资不受法律保护。

不迷信 “原始股神话”:非上市公司股票发行需经证监会批准,警惕 “境外上市”“科创板绿色通道” 等虚假宣传。

不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账户密码,避免因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

(二)第二步:多重验证,筑牢合规 “防火墙”

查资质:通过中国证监会官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查询机构是否具备证券业务许可,警惕 “挂羊头卖狗肉” 的非法主体。

核信息:对 “投资项目” 进行交叉验证,查阅官方公告、权威媒体报道,避免仅凭单一渠道信息决策。

缓决策:对 “限时抢购”“名额有限” 等话术保持冷静,投资前预留 24 小时 “冷静期”,与家人或专业顾问充分沟通。

(三)第三步:依法维权,善用监管 “工具箱”

及时止损:发现被骗后立即停止转账,保存聊天记录、交易截图、银行流水等证据。

投诉举报:通过以下渠道维权:

证监会服务热线:12386

公安部经济犯罪举报中心:12389

所在辖区证监局信访部门

司法途径:涉及金额较大时,可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或通过民事诉讼追讨损失。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投资者的清醒与理性。2025 年 “5?15” 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的核心,正是呼吁大家从 “被动防骗” 转向 “主动知法”—— 了解非法证券活动的套路,就是筑牢财富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掌握依法维权的渠道,就是守护自身权益的 “法律盾牌”。

当我们擦亮双眼,对 “高收益” 诱惑多一分警惕,对 “合规资质” 多一次核查,对 “内幕消息” 多一声质疑,非法证券活动的生存空间就会少一分。让我们以此次宣传日为契机,携手提升风险意识,共筑投资者保护的铜墙铁壁,让资本市场真正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实现财富增长的 “阳光舞台”。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均瑶健康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