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链博会观察丨一码串起供应链,消费“链主”企业的数字化实践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7-19 17:13: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链博会观察丨一码串起供应链,消费“链主”企业的数字化实践)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上,稳健医疗轮值CEO吴克震手持一包全棉时代棉柔巾,向记者展示其独特的溯源码。他介绍称,每包棉柔巾都拥有唯一的溯源码,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产品生产、工厂信息、原材料成分和相关检测报告等信息。

吴克震说,“一物一码”溯源系统让企业精准掌握从原料到终端的全链路销售数据,同时提升了绿色供应链的透明度。

这个看似简单的码,正在重塑消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过去,麦当劳对货物的管理是以批次为单位,信息颗粒度较粗。比如,一批货里有很多箱,若货物出现问题,只能整体追踪。现在,通过“一箱一码”,每箱货物都有了独立的数字身份,可以记录生产、物流、用水用电等所有相关数据,实现全程数字化追踪。

链博会上,麦当劳中国与11家供应商联合发布“麦链”倡议,其中包括全面推进“一箱一码”项目,计划到2026年完成从供应商、物流到餐厅的100%覆盖,实现食材全链路可追溯。

麦当劳中国首席供应链官施云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时说,今年是该公司供应链数字化项目全面落地的一年。该项目历时三年,第一年专注于研发,第二年进行试验,今年将实现全国直营餐厅的全面覆盖。

施云打了个比方:就像每个人都有身份证,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查到相关记录。货物也一样,通过码可以知道它在供应链的每个节点经历了什么。这样不仅能提高监管效率,还能对比不同工厂的生产表现,优化供应链。

麦当劳成立了供应商数字化委员会,邀请供应商的数字化负责人加入其中,分享经验。委员会对供应商进行数字化成熟度评估,类似于考试,但目的不是排名,而是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合作伙伴进行数字化改革,提高协同效率。

在全球范围内,供应链上游减碳被视为零售行业减碳进程中最关键且最具挑战的环节。星巴克方面称,其全链条中的碳排放约70%来自供应商,在优化自身运营排碳路径的同时,星巴克也想推动供应链的低碳转型。

星巴克选择通过数字化管理的方式进行减碳。7月18日,星巴克中国宣布与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三年,双方将基于“方舟碳管理系统”这一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逐步覆盖星巴克100%的直采供应商和重要的间接采购供应商,测算星巴克数千个品项的全链碳足迹,在实现量化测算的基础上,定制减碳路径。

在星巴克全国超过7500家门店,目前已实现店内核心运营设施全部接入远景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实现对各类数据的实时追踪,根据不同门店类型和不同时段的运营特点,实现门店节能降碳并提升营运效率。

同样致力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还有餐饮巨头百胜中国。

链博会上,百胜中国签约,拟将三合一产业园这一供应链新模式落地山东济南。集短保食材生产和智能物流于一体的三合一园区,打破了传统供应链分散布局的局限,将上游面包烘焙、鲜切食品加工两大短保品类生产车间,与配备多温区存储功能的智慧物流中心聚合在同一产业园区内,提高了生产加工、冷链仓储、区域配送的运营效率。

从消费者下单那一刻起,数据便开始驱动整个链条,同时系统提示的原材料需求也许已经在产业园的流水线上打包分装。这种“以需定产”的模式,让供应链更具弹性。

之所以选择落地山东,百胜中国方面解释称,从区位上看,济南像一个天然的物流十字路口:东向覆盖胶东半岛,西行辐射鲁中城市群。山东作为农业大省,为园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这种“从农田到餐桌”的短链模式,既提升了食材新鲜度,也有助于本地采购和就业等。

多家企业称,未来还将继续投入数字化建设。吴克震称,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来加速数字化建设,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人工智能模块化试点、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来持续提升效率,目前正加速黑灯工厂建设。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百胜中国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