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凯因科技:2025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11.75% 多项研发管线蓄势待发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8-14 20:15: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凯因科技:2025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11.75% 多项研发管线蓄势待发)

8月14日晚间,国内创新药企凯因科技(688687.SH)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凯因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5.66亿元,归母净利润实现4,738.32万元,同比增长11.7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同比增长12%。

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医疗行业变革深化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大背景下,凯因科技凭借其在肝病治疗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在行业调整周期中展现了稳健的经营态势。

加码研发投入 多条管线协同推进

作为深耕抗病毒领域的创新药企,凯因科技始终将“创新”视为穿越行业周期的核心引擎与可持续发展的底层密码,不断追求临床治愈,围绕疾病多靶点、多适应症,开展多项临床研究。

2025年上半年,公司延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策略,持续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进程。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达7,141.13万元,同比增长1.22%,占营业收入12.61%,同比增长0.78个百分点。这种战略性的资源倾斜,推动多个核心管线年内取得关键进展。

值得关注的是,凯因科技KW-040(用于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siRNA药物)项目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其能通过对乙肝病毒生命周期的阻断,解除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有望实现乙肝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乃至乙肝功能性治愈;KW-063(培集成干扰素a-2注射液骨髓增殖性肿瘤适应症)已提交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并成功取得《受理通知单》。

报告期内,凯因科技研发管线中的其他项目亦进展顺利:KW-045(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完成Ⅱa 期临床试验;KW-051(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

灵活调整策略 构筑持续增长韧性

面对集采政策带来的持续挑战,凯因科技凭借灵活精准的市场策略调整,有效化解了价格下行压力,为业务稳健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近年,凯因科技积极参与国家医保谈判,2024年已成功实现丙肝治疗药物凯力唯的医保目录续约,巩固了其市场准入优势。针对丙肝疾病隐匿性强、患者多集中于基层的特点,凯因科技创新性地采取下沉县域市场与深化肝病领域专家学术合作并举的策略。这一组合拳有效触达目标患者群体,提升了产品可及性,使凯力唯在报告期内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为后续持续放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干扰素等成熟产品领域,公司通过目标终端对标管理与持续的医院准入推动,保持了稳固的市场地位。数据显示,金舒喜在人干扰素α2b外用制剂中市场份额持续位居前列,凯因益生在其细分领域亦保持领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产品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成功纳入江西省医疗保障局牵头的干扰素省际联盟集采目录并中选,报告期内已在全国有近30个省(含新疆兵团)联盟开展带量采购,并已开始执行,推动销量进一步增长。这不仅标志着公司在集采领域实现了关键突破,也充分证明了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持续优化运营效率与上述市场策略的有效实施,集采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逐步消化出清。

政策红利释放 开启价值兑现新周期

2025年,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密集的政策暖风。从国务院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顶层部署,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及临床试验审评审批优化等细则落地,再到“商保创新药目录”设立与集采规则优化,一系列举措显著优化了产业生态,标志着行业正加速从高研发投入迈向创新价值实现的新阶段。

这一空前的政策红利期,为凯因科技这类深耕细分领域的专注型药企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契机。在国家大力支持生物医药创新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在病毒及免疫性疾病领域十余年积累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壁垒,其研发管线的价值转化路径更为清晰。

公司多靶点多机制的研发管线梯队——KW-051、KW-045、KW-053、KW-027等多个在研项目稳步推进,覆盖带状疱疹、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尖锐湿疣、乙肝等多个治疗领域,将为公司持续提供增长动力。

展望未来,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自身创新成果加速落地的双重驱动下,凯因科技有望在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浪潮中赢得更大话语权。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凯因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