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泰新能2025年半年报:营收环比增60% 三重驱动辟增长空间)
8月28号晚间,海泰新能(835985)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5亿元。与第一季度相比,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实现60.05%的环比增长,强劲的环比增速既体现业务扩张的积极态势,也凸显其在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整体仍处于阶段性供给过剩格局,无序竞争严重影响正常产业生态的运行。在此背景下,海泰新能通过技术创新、业务扩容与海外布局调整为突破口,探索产品差异化、市场高端化、制造品牌化路径,力求在行业“内卷”中开辟增长新空间。
技术创新:TOPCon突破赋能产品升级 国际认证夯实品牌壁垒
上半年,海泰新能聚焦N型TOPCon技术平台并取得重要突破。公司新一代TOPCon高效双玻组件采用0BB无主栅技术与双玻封装工艺,不仅将功率提升0.7%-1%,最高还能带来25%的额外发电增益,显著提升客户投资回报;双玻结构还赋予组件优异耐候性,可适应高温高湿、高低温差等严苛环境,有效降低系统BOS与LCOE成本,保障长期稳定发电。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产品质量持续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今年5月8日,公司在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上斩获KiwaPVEL全球“TopPerformer”称号,该认证需通过比IEC标准更严苛的30余项测试,印证了组件的高可靠性;6月,公司获得TüV莱茵与TüV北德目击实验室资质认证,标志着其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可大幅缩短产品认证周期,提升国际市场响应速度;此外,公司2025年连续2个季度荣登BNEF Tier 1榜单,品牌实力进一步夯实。
技术突破带来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叠加国际认证构筑的市场准入壁垒,为海泰新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争取到更多主动权,也为其后续海外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业务突破:储能毛利率领先构筑新增长极 “光储换”协同拓展场景边界
据半年报披露,海泰新能储能业务当期毛利率高达31.21%,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仍实现同比增长21.48%,表现出突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韧性。
目前,公司已建立覆盖户用、工商业及集装箱式的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其中,户用储能系统提供模块化电池和高效逆变器,支持并离网无缝切换;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智能EMS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削峰填谷和电能质量优化;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综合效率超过85%,配备全方位安全管理系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储能业务已覆盖全球多个国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逐步成长为推动营收增长的重要力量。
此外,在光伏主业领域,公司同样注重场景创新。推出了“光伏组件+光伏车棚/光伏农业”等多样化场景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并提升客户粘性。换电业务作为战略补充,与光储板块协同形成“光储换”生态闭环,显著提升用户能源使用效率,助力公司开拓综合能源服务新赛道。多业务协同的布局,不仅增强了海泰新能在光伏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也提升了其应对行业内卷的抗风险能力。
出海破局:加速构建全球市场版图 推动子公司业务释放潜力
面对国内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的困境,海泰新能及时止损,积极调整战略方向,加速推进国际化布局。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初步建成覆盖欧洲、非洲与亚洲的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包括在荷兰、南非设立仓储中心,在德国、日本成立销售公司,业务遍及全球超100个国家。本地化的仓储与销售体系既缩短了产品交付周期,又提升了客户需求响应速度,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从短期来看,海外多元化布局有助于公司缓解国内竞争压力;长期而言,全球化战略与业务协同有望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动力,强化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未来,海泰新能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主动适配市场变化,通过拓展多元化能源业务减少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同时继续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从当前布局来看,随着储能应用场景的持续渗透、“光储换”一体化模式的落地推广,以及新兴市场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有望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抓住更多机遇,为后续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