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非凡“十四五”成就大盘点: 能源高质量发展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媒体 2025-09-17 09:3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非凡“十四五”成就大盘点: 能源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能源改革持续深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十四五”已经步入收官阶段,回顾过去四年半,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7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结道:“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总的来看,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这五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本刊推出的《非凡“十四五”成就大盘点》栏目,将陆续盘点“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本文则主要聚焦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国之大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障能源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也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国内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保障能源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革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又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增长和高比例利用的、更为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体系,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充分发挥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增加能源供给总量,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效率。处理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系,持续深化绿色能源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安全的能源保障。

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成就

8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王宏志指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十四五”是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的五年。“十四五”前四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量已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的年度用电量。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了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1/5。“十四五”期间,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价格总体稳定,经受住了新冠疫情、重大自然灾害、国际能源价格剧烈波动等严峻考验。

第二,“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能源绿色转型是破解中国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是战略重点。

“十四五“期间,中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已经突破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发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王宏志指出,能源消费“逐绿前行”,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十四五”期间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8%、较2020年提高3.9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3.2%。非化石能源发电增量超过1.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亿吨,满足了一半以上的全社会用电增量需求。

第三,“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的五年。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竞争优势,能源科技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短短几年,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挺进“千米深海”,这些“大国重器”彰显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发展进入快车道,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涌现,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第四,“十四五”是能源改革持续深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五年。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重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煤电、新能源全面入市,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能源法颁布实施,能源宏观调控和行业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活力加快释放,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出台促进能源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绝大多数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有的核电项目民营企业参股比例达到了20%,可以说,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的重要力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