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银暴跌惊魂,有人一小时亏数万!机构:交易过热,金价短期还会回调)
在上周多日连续创新高后,10月21日黄金遭遇多年来罕见暴跌。10月21日晚,此前一路大涨的贵金属价格突然急转直下,伦敦现货黄金盘中最低触及每盎司4086美元,跌幅6.18%;伦敦现货白银盘中一度下跌8.72%,失守每盎司50美元。
10月22日早,据同花顺数据,伦敦现货黄金盘中最低跌至4003美元/盎司,白银最低报价47美元/盎司。
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21日暴跌前曾订购了1公斤的黄金板料和15公斤的白银板料,短短一个小时至少亏损了5万元。另一位网友在黄金相关话题下直言,“作为从没买过黄金的人,第一次就赶上了近几年最大跌幅。”
暴跌前黄金ETF仍为“吸金主力”
受国际走势影响,A股早盘贵金属板块大幅低开,湖南白银(002716.SZ)早盘一度跌停,晓程科技(300139.SZ)、西部黄金(601069.SH)、招金黄金(000506.SZ)等一度跌超5%。
多只场内基金同样回撤明显,华安黄金ETF、博时黄金ETF、易方达黄金ETF等日内回撤均超过5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10月以来以黄金为代表的场内ETF此前依然是市场上最吸金的资产。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21日华安黄金ETF、博时黄金ETF、易方达黄金ETF三只基金单月份额分别增长10.13亿份、6.88亿份、5.15亿份,20日、21日两个交易日,三只ETF依然获得0.81亿份、1.53亿份、0.24亿份增长。以场内规模最大的华安黄金ETF为参考,该基金本月规模增长10.13亿份后,其基金份额已接近92亿份,规模超过820亿元。
过去一年,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及地缘政治带来的潜在风险,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持续大涨,与之对应的是资产波动性随之增强。
风险预警前置:多家机构已提示波动风险
早在二季度,黄金市场已经经历过一轮较大波动。2025年4月,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价格单日振幅最高曾达7.6%,远超历史平均水平;五月初始,金价同样经历了一轮大幅回撤。相对应的,第二季度初始,众多机构已通过发布提示性公告、限购、提高保证金额比例等方式提示风险。比如,上期所宣布,自4月10日收盘结算时起,将黄金、白银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1%,套保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2%,投机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3%;四月中旬国泰基金、华夏基金、华安基金、永赢等公司旗下的黄金股ETF先后发布公告,宣布暂停申购、赎回、转换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与之类似的,10月以来尽管金价维持上涨趋势,以银行为首的众多金融机构早前已发布风险提示。工商银行10月10日的一份公告中表示,近期影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持续增加,贵金属价格波动较大。建议基于个人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合理安排贵金属资产规模;10月17日,建行同样于官网发布公告称,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请投资者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
黄金短期可能存在10%~15%回调
短期波动加大背景下,黄金未来走势如何,中欧资源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叶培培向财闻坦言,黄金短期出现情绪过热的交易拥挤,预计可能存在10%~15%的回调空间,类似今年4~8月份行情。从中长期来看,金价的驱动力未发生根本转变,我们判断金价的天花板较高。目前可投资的黄金市值占股债组合的比例大幅低于80年代之前,美元资产再平衡仍有空间。
关于黄金价格驱动因子何时逆转,叶培培认为,关键是看美元信用何时走弱。复盘过去60年,黄金与美元信用大致呈现此消彼长态势,典型代表是克林顿时期,美国财政盈余、美元信用强,金价走势较差,而在多数美国财政赤字率较高阶段,金价则往往表现强势。假设未来美国经济能够实现长期强劲复苏,使得财政重新达到平衡,比如赤字率下降到4%以下,那么金价大牛市可能会结束。在此之前,我们倾向于认为金价仍处于一个震荡上涨通道中。
白银方面,国信期货研报认为,本轮白银价格上涨是宏观环境、供需紧平衡及金银比修复等多因素共振的结果。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叠加中东等地缘局势紧张推升避险情绪,共同为白银提供了上行动力,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半导体等领域对白银的工业需求保持强劲,白银供不应求。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指出,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美联储降息吸引资金流入,白银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然而,短期内因市场规模较小且流动性较差,白银价格的波动性和下行风险会大于黄金。若没有央行的支撑来稳定白银价格,即使只是暂时回调,也可能引发市场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