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扬:“好监管”是管住风险并留有空间)
10月27日至30日,以“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为主题的2025金融街年会在北京金融街举行。
10月28日,在金融法治论坛上,与会者就“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金融发展的创新、变革和重塑”这一主题分享观点。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杨认为在数智化时代,传统监管手段已无法适应链上数据和AI技术的发展,需在关键环节和领域跟上技术步伐,并在整个生态链条中抓住要点。
“当前监管对象已经是链上数据、AI等,如果还用传统的手段加以监管,肯定是用不上的,因此监管机构必须跟上步伐,尤其是在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抓住应当抓住的要点。”李杨建议,下一步监管也应当数智化。
在具体实践中,李扬认为各单位自建数据库和模型仍然存在互联互通不畅问题。这就会存在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的问题。
李扬认为,应当注意数据建设的协调,在数据层面如何建立共享机制,包括AI模型的开源等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他同时建议,要建立可解释的算法的机制,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有关金融监管与创新的平衡问题,李扬认为,还应转变理念,“好监管”并非等同于“强监管”。
风险是金融的要素之一,金融活动既产生风险也管理风险。
“风险是一种稀缺资源,金融的目的就是挖掘这些稀缺资源,并用一种金融工具加以管理。”李扬表示:“我们要求的是好监管,好监管的含义是管控风险,同时也给金融创新留下充足的空间,以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