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26.92%,三大业务并进显韧性)
10月30日晚间,立讯精密(SZ.002475)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约2209.15亿元,同比增加2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5.18亿元,同比增加26.92%;基本每股收益1.59元,同比增加26.19%。
立讯精密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经形势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挑战,紧抓战略机遇,坚定执行“三个五年”既定计划,实现了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公司持续深耕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三大业务板块,通过“内生外延”策略驱动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iPhone17热销利好
据报道,iPhone17上市后的10天内,销量比iPhone16系列高出14%。其中,iPhone17标准版在中国的销量与iPhone16相比几乎翻了一倍。立讯精密承接iPhone17全系列生产,是从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超级平台,深度供应无线充电、声学器件、线性马达等模组。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目前iPhone17发布后销售火热,26年折叠机发布以及春季IOS26.4若AI落地效果超预期,有望带动15 PRO以下老机型用户加速换机,苹果手机总销量有望继续上调,为立讯精密带来更大利润弹性。
同时,立讯精密已于7月2日完成对闻泰科技旗下部分子公司股权及资产的收购。通过收购闻泰科技资产包拓展客户资源,立讯精密快速完善在ODM生产能力的布局,结合闻泰约300多亿非A业务整合,进一步与自身原有客户资源形成协同。
国信证券指出,立讯精密三季报中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突出,其中“企业取得子公司投资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收益4.79亿元,主要来自对莱尼、闻泰ODM/OEM等资产的并购整合,体现外延扩张带来的会计收益。
另外,消费电子领域正处于AI终端智能化转型期,海内外大模型技术日渐成熟,带动AI手机、AI笔记本、AR/VR设备等智能终端实现爆发式成长,对高精度、小型化、多功能集成精密零组件需求激增。
在此背景下,立讯精密凭借声、光、电、散热、射频、结构件等技术积累及垂直一体化优势,成为极少数能提供完整AI终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为公司业务纵深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AI与汽车业务持续发力
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板块,受益于全球生成式AI应用爆发增长,AI服务器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速扩张期,市场对高速光电互联、热管理以及电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极为旺盛。
立讯精密凭借高速互联技术、光电技术和热管理领域的垂直整合能力,成功卡位行业技术升级的关键节点,相关产品在海内外云服务商及设备制造商中获得商务合作的重要突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助力该业务板块成为公司增长的强劲引擎。
立讯精密依托自身连接器的优势,还布局多个新业务产品。完成224G电连接的全链条垂直整合,在光博会上展示了包括CPC(共封装连接器)、CPO(光电共封)、HVDC(高密电源)等多个产品在内的一站式AI集群的零组件方案。同时,公司积极拓展英伟达、Meta等海外科技厂商,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成长新的动力来源。
汽车业务板块,汽车产业“新四化”持续深化,智能座舱与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单车价值量显著增长。立讯精密依托“零件-模块-系统”三级研发制造能力,从整车线束、连接器基础出发,成功进军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动力系统及智能底盘等核心零部件领域。
借助莱尼集团全球产能与渠道,叠加与海内外头部主机厂的深度绑定,立讯精密汽车订单持续放量,客户结构不断升级,成为继消费电子之后最具爆发力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5年全年净利预增超20%
立讯精密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165.2亿-171.9亿元,同比增长23.6%-28.6%,每股收益2.28-2.37元。
展望2025年全年,立讯精密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充分发挥海外生产基地的战略支点作用,灵活响应并贴近服务全球客户的区域化市场需求,提供更具韧性和成本优势的全球化制造解决方案。通过“底层能力创新”与“智能制造升级”的双轮驱动,公司将全面提升全产业链成本管控效能,推动智能制造与AI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良效率的跃升。
此外,立讯精密有望继续推动多元化业务的拓展,加大在AI端侧硬件、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热管理、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战略投入,构建更具弹性的业务矩阵,为全体股东带来长期、稳健的回报。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