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元证券李洲峰:硬科技整合进行时,并购重组驱动价值重构与资本协同)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浪潮中,并购重组正经历战略升级。
“并购重组正从规模扩张升级为企业整合资源、布局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国元证券执委会委员、董事会秘书李洲峰近日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提到,政策暖风持续吹拂下,硬科技产业整合与跨领域协同正在重塑资本市场的价值坐标系,未来并购交易有望向着估值更趋理性,交易结构更加多元的方向不断前进。
规模扩张转向产业整合
“并购六条”实施一年来,A股首次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数量、金额均同比增长超过100%。据国元证券投行观察,当前并购市场呈现三大特征:一是硬科技领域并购愈发勃兴,产业链整合成主流;二是跨界并购案例陆续涌现,且大都属于新质生产力范畴;三是并购交易方式更为灵活,出现了股份、定向可转债结合现金支付等差异化对价方式。
与此同时,并购标的筛选标准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国元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并购买方普遍偏好5000万至3亿元规模的硬科技标的,估值合理,且大部分企业对标的“仍有盈利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备受青睐的标的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半导体、新能源等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硬科技领域,折射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鲜明导向。
“当前并购市场上的买方主要集中在行业龙头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上市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平台,这些买方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及资金实力,是并购市场的中流砥柱。”李洲峰指出,由此可见,与过去聚焦于规模扩张不同,当前市场上的并购动机主要是布局新质生产力,以及传统行业加速转型。
国元证券预计,未来一年,并购市场的机会将主要集中在产业整合领域,尤其是硬科技等新兴产业的整合。随着政策持续发力,跨界并购也将继续保持一定的活跃度,跨境并购有望进一步升温。并购交易也将更加注重质量和协同效应,估值更加理性,交易结构更加多元化。
弥合分歧破局估值难题
跨界交易的撮合难点在于,交易双方对交易条件难以达成一致。李洲峰告诉记者,“尤其当买方主营业务与标的关联度不高时,更加难以理性评估并购后的业务互补性。”针对上述核心矛盾,国元证券在实践中提炼出了系统化解决方案:首先充分了解标的公司的核心技术、市场前景、管理团队等详细资料;接着对双方业务的协同性进行深入分析;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对赌协议等方式设置风险缓冲。
他还提到,在吸取上一轮并购经验及本轮经济波动后,当前一级市场估值虚高导致的标的估值倒挂现象有所缓解,如半导体行业平均市盈率较之前高点下降,估值趋于理性。事实上,要弥合买卖双方估值预期差,需要双方更加理性地看待标的资产的价值,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并购六条”支持交易双方以资产基础法、收益法、市场法等多角度评价并购标的定价公允性,亦可采用定向可转债结合现金支付等方式,增加交易的灵活性,平衡各方利益。国元证券表示,对于未盈利资产的估值难问题,关键是要深入分析其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团队执行力等,判断其未来实现盈利的可能性和时间节点。
机遇再现把握市场需求
“并购市场活跃度提升,企业对并购重组的需求增加,给证券公司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李洲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并购业务撮合难度大、项目周期长、整合风险高,要求证券公司具备专业的估值能力、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深入的行业研究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
据介绍,国元证券通过建设完善“六个一”并购业务体系,重塑并购重组组织架构,打造由撮合型向赋能型升级的并购重组现代化“婚介所”。通过专班统筹推进、中心运作赋能、团队交流协作、数据库支撑、协调机制保障及行业平台搭建,形成覆盖项目全流程的赋能生态。
而经过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国元证券还启动了“六个发动机”助推并购业务。其中就包括围绕以讯飞、奇瑞、阳光系为代表的安徽省内龙头企业与上市公司,打造了协助阳光新能源收购泰禾智能,国盾量子引入中电信量子等一系列典型案例。此外,国元证券还积极围绕安徽省内地市平台、国元系投资企业、外部PE/FA/CVC机构等,开展全方位的并购服务支持。
面对并购市场扩容带来的新课题,国元证券表示,期待并购市场未来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并购标的的估值监管,提高并购交易的透明度;注意强化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对并购风险的认识;作为投行从业者,亦期待监管部门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鼓励更多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并购重组项目落地。
责编:战术恒
排版:王璐璐
校对: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