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净利下滑超40%!“反内卷”下韵达股份“量价平衡”难题何时解)
多家快递公司此前推动的调价策略,本被寄予改善盈利的期待。但从已披露的企业数据来看,各公司调价成效参差不齐,韵达股份的财务表现在此背景下凸显出较大的经营挑战。
10月28日晚间,韵达股份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26.60亿元,同比小幅上涨3.3%;同期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滑45.21%,扣非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滑40.59%,盈利表现与营收增长形成反差。
表:韵达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数据来源:韵达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从全年累计来看,韵达股份营业收入延续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4.93亿元,同比增长5.59%;但盈利端显著承压,同期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降幅达48.15%,扣非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下滑44.15%。
相关财务指标表现同样缺乏亮眼表现。其中,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6.74%,相较于去年同期的9.49%下降2.75个百分点。尽管三费有所优化(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合计12.17亿元,同比降13.0%),却未能扭转盈利颓势。同时,公司经营质量亦显不足,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67亿元,同比骤降48.11%;营业外支出1.39亿元,同比激增84.8%,主要因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增加。
单票涨价难掩隐忧
“保量”压力超同行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快递行业正处于“反内卷”调整期。多家快递公司此前推动的调价策略,本被寄予改善盈利的期待。但从已披露的企业数据来看,各公司调价成效参差不齐,韵达股份的财务表现在此背景下凸显出较大的经营挑战。
在韵达股份之前,同为“通达系”公司的圆通快递、申通快递已先一步披露三季报数据,二者无论营收还是盈利均呈现正向增长态势。前者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82.7亿(同比增长8.73%),归母净利润10.46亿(同比增长10.97%);后者同期实现营业收入135.46亿(同比增长13.62%),归母净利润3.02亿(同比增长40.32%)。
单票收入维度的表现同样存在分化。申通快递三季度单票收入2.05元,环比增长0.08元。而圆通快递、韵达股份三季度单票收入环比仅分别增长0.026元、0.03元,二者的调价动作或相对滞后。
不过,从本月公布的经营数据来看,“通达系”公司的单票价格已进入修复通道。9月,圆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单票收入均回升至2元以上,其中圆通以2.21元居首,申通为2.12元,韵达股份则为2.02元。
然而,相较于行业对后续调价空间的讨论,韵达股份在单票价格修复过程中,面临的“保量”压力更为迫切。9月经营数据显示,其当月完成业务量21.10亿票,同比仅增长3.63%。反观圆通快递、申通快递,同期业务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3.64%、9.46%,显著高于韵达。
尽管公司管理层解释称,这主要是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放弃部分低价件以换取单票收入与盈利能力提升的结果,但这种“保价”与“保量”的结构性矛盾,恰恰折射出其当前价格修复基础的脆弱性,尚未形成“量价齐升”的健康循环。
此外,快递行业内局部的不规范竞争行为,亦对韵达股份的“量价平衡”策略形成干扰。据“国家邮政局”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28日,国家邮政局已就“经营行为不规范、随意调整运营规则、服务质量不高、快递员合法权益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约谈中通快递,并要求其严格落实网络管理主体责任、改进服务质量、强化合规经营体系建设、保障快递员合法权益,以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这一信号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快递行业“反内卷”仍需监管与企业自律双重发力。
“反内卷”不会一蹴而就。对于快递行业而言,当务之急并非推动“转型”,而是先解决企业规模压力下的良性竞争问题。只有当行业形成“价格合理、规模稳定、利润适度”的良性生态,企业才能从“规模焦虑”中解脱,进而有精力探索长期转型路径。
作者 | 王昊宇
编辑 | 吴雪
1
2
3
NEWS
NEWS TO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