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同窗”到“同创”:燧原科技重启上市,长鑫冲刺 “存储第一股”)
2025年11月1日,随着国产AI芯片独角兽燧原科技重启科创板上市辅导,市场目光聚焦到其创始人赵立东所属的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EE85班。除赵立东外,该班级亦涌现出豪威集团创始人虞仁荣、长鑫科技董事长朱一明等一批半导体产业领军者。这个紧密的同窗网络,正以其在半导体领域的深度布局,在AI加速、成像与显示、存储芯片三大核心领域,展现出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深远影响力。

在虞仁荣推动豪威集团赴港上市、构建“A+H”资本平台的同时,朱一明亦同步推进兆易创新与长鑫科技的上市进程。今年以来,兆易创新已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长鑫科技也已完成IPO辅导工作,朝着“中国存储芯片第一股”的目标加速迈进。

长鑫科技能迅速成长为全球存储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与兆易创新构建的“设计+制造”协同体系是关键驱动力。这一由朱一明布局的战略联盟,通过资本与产能的深度绑定,形成了高效的内循环:作为国内存储芯片设计龙头,兆易创新以Fabless模式专注市场开拓,为长鑫科技导入多元需求;长鑫科技则依托IDM模式与领先的DRAM制造能力,为兆易创新提供稳定的供应链保障,并携手进军高端市场。2024年3月,兆易创新向长鑫科技注资15亿元,进一步巩固了这一战略同盟。2025年兆易创新预计向长鑫科技采购约11.61亿元产品;长鑫也将部分产能供应兆易创新,助力兆易创新承接国际厂商退出所带来的DDR3/DDR4市场转单需求。
作为国内唯一实现通用型DRAM大规模量产的IDM企业,其产品从初代8Gb DDR4迭代至LPDDR5X,制造良率持续攀升。在全球存储市场结构性转变中,长鑫科技精准抓住国际厂商退出传统制程的窗口期,灵活调配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分析机构Counterpoint预测,长鑫科技2025年DRAM出货量将实现50%同比增长,全球份额有望达8%,印证了协同战略的有效性。

展望未来,在AI算力需求与供应链本土化双轮驱动下,兆易创新与长鑫科技协同模式的意义已超越企业层面。它通过订单与资本的共振,带动了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了具备韧性的国产存储生态。未来,随着长鑫科技迈向资本市场,这一协同关系如何进一步深化,将会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