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比音勒芬,净利润下滑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贺泓源、实习生韦怡琦
比音勒芬高调举行时尚大秀的背面是利润下滑。
财报显示,三季度,比音勒芬营收同比增长3.2%至11.0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7.4%至2.1亿元。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7%至32.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8.7%至6.2亿元。
某种程度上,营收增长与利润下滑正是比音勒芬经营模式的一体两面。
比音勒芬主打高端市场,但作为保持市场优势的代价是,持续增长的市场投放。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27.8%,持续加大主品牌年轻化、新品牌投入和电商业务投入的策略是今年以来销售费用高增的主要原因。
另外,2023年,比音勒芬先后收购 CERRUTI1881 和 KENT&CURWEN 两大国际品牌,目前均处于投入期。负责运营这两个品牌的子公司广州厚德载物在 2023 年、2024 年和 2025 年上半年分别净亏损4421.64万元、8117.54万元和3707万元。
亦要看到,前三季度,比音勒芬存货周转率同比增加55 天,预计与孵化新品牌和电商旺季提前备货有关。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下降2.5 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23.5天。
有头部男装品牌创始人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着海外奢侈品被祛魅,国产高端品牌正迎来机遇期。对高端消费者来说,国产品牌带来了相对海外奢侈品的“性价比”之选。可他坦言,增长正变得越来越难。
而比音勒芬愿意扩大市场投放,至少证明这家公司对未来充满希望。
11月6日,比音勒芬报收15.89元/股,跌幅0.38%。
同日,上证消费80指数报收5041.26点,涨幅0.41%。
商务部组织开展“购在中国·2025精品消费月”活动
11月5日,“购在中国·2025精品消费月”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商务部组织开展“购在中国·2025精品消费月”活动,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引领作用,联动全国100多个城市,打造“购在中国”年度重头戏。活动期间,各地将聚焦首发经济,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四大领域开展系列扩消费活动,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打造一批带动面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Balmain 创意总监离任
11月5日,Balmain 宣布Olivier Rousteing 辞去 Balmain 创意总监的职务。Olivier Rousteing 在 2009 年加入 Balmian,并于 2011 年被任命为创意总监。目前,公司尚未表示新任创意总监的计划,但表示一个新的创意组织将在适当的时期揭晓。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下降
11月6日,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当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06元/公斤,较前一日下降。
天邦食品:前10月商品猪销售收入66.92亿元,同比下降7.96%
11月6日,天邦食品公告,该公司2025年10月份销售商品猪68.60万头(其中仔猪销售28.81万头),销售收入60,748.57万元,销售均价11.77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为11.34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11.95%、-4.25%、-13.98%。 2025年1-10月销售商品猪532.33万头(其中仔猪销售189.83万头),销售收入669,239.81万元,销售均价15.30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为14.04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6.76%、-7.96%、-14.68%。
新希望:10月生猪销售收入19.18亿元,同比下降7.83%
11月6日,新希望公告,该公司2025年10月销售生猪168.51万头,环比变动20.86%,同比变动34.44%,销售数量同比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前期新生与投放仔猪增幅较大。收入19.18亿元,环比变动9.85%,同比变动-7.83%。商品猪销售均价11.28元/公斤,环比变动-12.49%,同比变动-35.06%。2025年1-10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1,416.90万头,累计销售收入192.42亿元。
金新农:10月生猪销售收入1.42亿元
金新农11月6日公告,2025年10月生猪销量16.28万头(其中商品猪8.41万头、仔猪7.86万头、种猪0.01万头),生猪销售收入14,187.76万元,商品猪销售均价11.83元/公斤。
温氏股份:10月肉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96%
11月5日,温氏股份发布10月主产品销售简报。2025年10月,该公司销售肉鸡1.28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收入36.33亿元,毛鸡销售均价13.33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4.66%、4.91%、-1.48%,同比变动分别为8.01%、9.96%、0.00%。此外,公司10月销售白羽鸡苗1538.74万只,当年累计销售白羽鸡苗1.39亿只。猪产品方面,公司在2025年10月销售生猪389.28万头(其中毛猪和鲜品344.83万头,仔猪44.45万头),收入50.48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1.57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17.07%、1.47%、-12.22%,同比变动分别为45.69%、-13.15%、-34.41%。
康师傅控股明年以改善利润率为核心重点
11月5日,高盛发布研报称,展望2026年,康师傅管理层重申将以改善利润率为核心重点,同时有望恢复收入增长轨迹。
蒋焰:飞天茅台酒渠道存销比处于良性水平
据证券时报,11月6日,贵州茅台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市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蒋焰表示,茅台酒方面,自4月起,建立终端动销为驱动的科学投放体系,实现了产品的科学和精准投放,当前飞天茅台酒渠道存销比处于良性水平。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王莉(代行总经理职责)王莉坦言,当前,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叠加消费习惯变化、商业模式不适配等问题,白酒企业普遍承压;8月以来,茅台酒终端动销环比逐步向好回升、增长态势明显,稳住了基本盘。
统一企业中国:前三季度未经审计的税后利润20.13亿元
11月6日,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的9个月内,该公司及其某些子公司的未经审计税后利润(损失)约为20.13亿元。此外,前三季度,统一亚洲控股的税后利润约为20.31亿元,统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税后利润约为20.30亿元,统一中国投资税后利润约为20.86亿元。
贵州茅台回应线上假酒:正努力建立假冒侵权信息绿色处置通道
11月6日,在贵州茅台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出,现在互联网和线下存在很多假茅台出售,甚至有真假混卖的情况,这严重扰乱了茅台酒的价格,也让想消费茅台的人们望而却步。对于公司治理线上假货的举措,公司代总经理王莉表示,公司始终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茅台品牌形象”作为推进防伪溯源工作的根本原则。公司将按照“开放+长效”的思路,基于消费者痛点问题及最前沿材料、工艺、技术成果,构建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具备多技术集成、多载体联动、唯一性的综合性防伪技术体系,形成稳定、可靠、可信、先进的防伪质量标准,助力防伪溯源能力的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将依法依规持续做好国际国内、线上线下常态化维权工作,正在努力与各大网络平台建立假冒侵权信息绿色处置通道,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协同共治。
格力高中国前三季度收入利润大幅增长
11月6日,日本食品公司江崎格力高食品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在海外市场,中国等地销售额超过去年同期,推动该公司前三季度累计收入达648.15亿日元(折合约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得益于销售扩张带来的毛利提升,营业利润为72.32亿日元(折合约3.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5.64亿日元。其中,1至9月,格力高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16.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营业利润为2.5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5.4%。
梦龙公司内部纷争再传新进展
据媒体报道,梦龙冰淇淋公司指出,经过内部调查后得出结论,其旗下Ben & Jerry's的独立董事会主席“不再符合”任职条件。此前,Ben & Jerry's官网宣布,Oakland Institute(一家智库)的执行董事兼创始人Anuradha Mittal将担任该职务。这是该公司内部纷争的最新进展,联合利华和Ben & Jerry's自2021年以来一直关系紧张,后者称前者试图压制其言论。Ben & Jerry’s联合创始人Cohen预计分拆后冲突将会加剧,因为该品牌在梦龙公司的业务中所占比例将比在联合利华时期更大。
天丝集团:近五年累计在华投资达43.6亿元
据天丝集团披露,自2019年首秀进博以来,天丝集团持续深化在华战略布局,近五年累计在华投资达43.6亿元人民币。
盒马与西班牙橄榄油品牌达成商品战略合作
11月6日,在第八届进博会上,盒马与西班牙橄榄油品牌伯爵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不同级别、规格及适用于中式烹饪的橄榄油、葡萄籽油等系列产品展开定向开发与生产合作。
李子园推出“陈皮山楂饮”新品
11月6日,李子园推出“陈皮山楂饮”新品。目前,新品已上线淘宝李子园旗舰店,售价为500ml*9瓶/52.9元。
果子熟了推出“可可奶”系列新品
11月5日,果子熟了推出“可可奶”系列新品,包括泰式冰可可香蕉味、比利时黑巧红茶拿铁和可可冰奶三种口味。目前,新品均已上线华东地区罗森门店,售价均为7.9元/瓶。
新零在山姆推出“黄油风味无醇啤酒”新品
11月5日,新零在山姆推出“黄油风味无醇啤酒”新品。近日,新品已上线山姆,售价为330ml*12罐/56.9元。
“小酒馆”海伦司拟回购不超10%股份
11月6日,海伦司公告,股东已于5月14日审议通过一般性及无条件给予董事一般授权,即回购不超过股东周年大会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股份。
喜茶:上新“牛肝菌碎银子特调”
11月6日,喜茶上新“牛肝菌碎银子特调”。目前,新品已上线官方小程序,售价为19元/杯。
辻利茶铺×寿司郎联合上新“醇厚抹茶牛奶布丁芭菲”
11月5日,辻利茶铺×寿司郎联合上新“醇厚抹茶牛奶布丁芭菲”。目前,新品已上线寿司郎门店,售价为26元/杯。
抖音:将进一步规范金融账号经营行为
11月6日,抖音发布关于规范金融行业经营的公告,平台将进一步规范金融账号经营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规范商家准入资质、加强账号合规审查、规范金融内容发布、直播及展业经营等行为,以打造更加优质可靠的行业环境,助力商家实现稳健发展。在此背景下,平台近期已启动对入驻金融账号的不定期巡检。对于不符合平台金融资质认证的账号将采取回收金融经营权益、禁止发布相应领域信息等处置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限制金融产品/服务挂载锚点、禁止发布金融产品/服务推荐信息。
抖音电商:处置仿冒温峥嵘、董宇辉等1.1万侵权带货账号
11月5日,抖音电商发布名人仿冒治理专项阶段性进展。自10月启动以来,平台已处置1.1万个违规带货账号、6700多个违规商品,重点整治未经授权的商家和达人利用AI或特效仿冒名人进行带货营销。同时,平台引导多位达人开启“阻止相同侵权内容传播”功能,已提前拦截数万条侵权视频。抖音电商强调严禁通过AI技术或特效等仿冒名人、虚假宣传,并提供相应投诉渠道协助打击侵权行为。
淘宝闪购新客双11电商订单破亿
天猫双11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淘宝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在双11期间的电商订单数已超过1亿。其中,淘宝闪购有19958个餐饮品牌、863个非餐品牌的成交额相比双11前增长超100%。
天猫双11黄金消费线上热潮:券秒光、IP爆卖,95后成购金新主力
11月6日,据第一财经报道,天猫双11,线上迎来抢金热潮。线下门店大排长龙、款式短缺的现象促使越来越多消费者转向线上购金。行业数据表示,2023年黄金线上渗透率还不足15%,但预计2025年将突破30%。
华为3000家门店接入淘宝闪购
11月6日,华为分布于全国247个城市的3000家门店接入淘宝闪购,为消费者提供门店5公里范围内,最快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服务体验。 截至10月31日天猫双11第一周期,华为门店在闪购成交周环比增长1910%,在淘宝天猫一周新增客户达19万。
小红书获支付牌照
企查查APP显示,支付机构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已由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00%控股。企查查信息显示,宁智信息为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这意味着,小红书已获得支付牌照。央行官网显示,东方支付支付牌照于2024年8月续展,获许开展互联网支付等业务。
京东外卖首次参与京东11.11
11月6日,据京东黑板报消息,京东外卖推出“联合百大品牌请客”玩法,将于11月7日立冬当天加码,全天请客1000万份美食,每份1分钱、1件起送,活动仅此一天。据介绍,每个整点,瑞幸、库迪、塔斯汀等餐饮品牌将轮流请客1分钱爆品。双11期间,还有更多大牌爆品低至9块9双份。据黑板报此前披露,这是京东外卖首次参与京东11.11,平台已入驻超200万品质餐厅。
中国邮政与中远海运达成战略合作
11月4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党组书记、董事长万敏,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朱碧新举行工作会谈,并共同见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运输、金融、寄递物流、产品资源及品牌宣传等方面开展合作。
迪桑特携手当代艺术家Daniel Arsham发布全新联名系列
11月5日,迪桑特携手当代艺术家Daniel Arsham,正式发布全新联名系列。此次合作以“冬日山野”为灵感,透过艺术视角诠释冰雪机能的审美表达。全新联名系列以专业双板滑雪服为核心,延展至羽绒服、硬壳夹克及多款冬季装备,
欧莱雅中国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
11月6日,欧莱雅中国与阿里云宣布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双方将利用阿里云的AI能力,对欧莱雅的智能客服、市场营销等业务进行数智赋能。
BALENCIAGA 推出 2025 滑雪服系列
11月5日,BALENCIAGA 最新发布了 2025 年滑雪服系列,包括创新升级的阿拉斯加靴子、高性能水晶石滑雪板、迷彩派克大衣、连体滑雪服等,以及滑雪板、头盔、手套、针织帽等配件。
华为Mate 70 Air开售首日溢价300元
11月6日,华为手机Mate 70 Air正式开启预售,是国产手机品牌推出的首款超薄系列。得物App数据显示,开售1小时后,华为Mate 70 Air 12GB+512GB金丝银锦版本市场价由4699元升至4999元,溢价300元。此前,iPhone Air发售时,512GB版本几乎没有溢价,1TB版本溢价500元。
“小米通话”APP停止运营,小米王化回应
“小米通话”APP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11月6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文回忆称,小米在2010年12月10日发布的米聊中嵌入了小米通话的功能,当时市面上网络通话APP有限,初衷是解决米粉之间移动网络沟通的需求,当时的互联网公司都非常看好即时通讯应用的市场前景。他写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公司的业务发展也越来越聚焦,所以2021年2月19日,米聊和大家做了告别。如今,大家可以通过很多常见的APP实现随时随地网络通话,“小米通话”陪伴大家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近期将停止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