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策东风下的绿色机遇:兆新股份领跑瓦斯利用新征程)
近日,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为“十五五”能源绿色转型锚定核心路径。同日,兆新股份(002256)发布钱家营煤矿低浓度瓦斯回收利用项目公告,以前瞻性布局响应国家战略,深度契合《碳达峰碳中和中国行动方案》核心要义,成为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行业标杆性实践。
双重国策协同筑牢产业发展
双重国家级政策的协同发力,为低浓度瓦斯利用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发展支撑。国家能源局指导意见明确“加强煤矿瓦斯全浓度利用”、“推动煤炭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将矿区绿色转型纳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核心框架。
新修订的《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与《碳达峰碳中和中国行动方案》形成互补,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两大政策合力,既为产业破解技术转化、商业闭环等难题提供了坚实政策支撑,更确立了“十五五”期间“能源安全+低碳转型”的发展导向。
多能协同践行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立足政策红利及产业痛点,兆新股份率先探索出差异化发展路径。作为A股参与矿区低浓度瓦斯资源化利用的先行者之一,公司以钱家营项目为载体,创新构建“资源高效回收+能源利用+环境价值变现”三维协同模式。依托蓄热氧化(RTO)核心技术,实现低浓度瓦斯安全无害化处理与余热回收,高效盘活长期被闲置的煤矿伴生资源;通过市场化减排机制挖掘环境价值,精准落地“市场化低碳转型”政策要求;借助数字化智能运维平台实现能源供给动态调度,推动矿区从单一生产型向综合能源服务型基地转型,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范式。
政策赋能下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周期
在“十五五”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低浓度瓦斯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周期。
2025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瓦斯利用方法学》,要求瓦斯销毁必须配套热能利用(发电/供热),避免“为减排而减排”。有业内人士测算,一个年回收500万立方米甲烷的项目,仅供热部分规则优化即可增加约1万吨减排量,按碳价60元/吨计算,年增收60万元。全国低浓度瓦斯利用年减排潜力达3000万—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对应18亿—36亿元碳交易价值。
海外市场同样潜力广阔,欧盟《甲烷减排条例》要求成员国对超百座废弃及现役煤矿实施甲烷监测与改造,据行业测算,欧盟甲烷减排政策有望带动数十亿欧元的煤矿瓦斯治理市场空间,叠加欧盟高碳价支撑,RTO技术项目碳收益可覆盖30%-50%投资成本;印度煤炭气化计划落地与印尼减排履约需求,将推动东南亚市场需求持续释放,为全球化布局开辟广阔空间。
盈利韧性+布局前瞻剑指全球领军
行业爆发前夕,兆新股份有望凭借成熟的盈利模式与前瞻布局,筑牢了核心竞争优势。兆新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打造“处理服务费+发电/供热收入+CCER碳收益”多元收益闭环,以钱家营项目为标杆,预计其资本金回报率可达17%,CCER可进一步提升全投资内部收益率(IRR)超过3.5%,显著增强了项目的盈利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该负责人还表示,随着行业规模化发展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公司将加速复制成熟技术与商业模式,拟重点向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等煤炭主产区拓展,提前抢占市场高地。依托“技术+资源+市场”核心壁垒,叠加国内外双市场红利,兆新股份有望持续领跑低浓度瓦斯利用细分赛道,稳步成长为全球煤矿伴生能源综合利用领域的领军企业,发展潜力备受行业瞩目。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