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锅圈重整宋河酒业能否旧貌换新颜)
重整革新寻突破
作者 | 胜马财经 陆马
编辑 | 欧阳文
“我们砍掉了438个老产品条码,现在只剩下20个新品。”锅圈实业集团董事长杨明超在宋河酒业重整发布会上的这番话,背后是一场对传统白酒企业的彻底改造。
11月9日,新宋河启航新闻发布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标志着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重整取得初步成果。作为曾与茅台、五粮液齐名的“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宋河酒业在负债115.86亿元破产重整后,正被锅圈用快消品打法重新塑造。
百亿债务、重整之路
历史上,宋河曾与茅台、五粮液等同被评为中国十七大名酒。2012年,宋河酒业营收突破22亿元,一度成为河南白酒代表。然而好景不长,2002年,宋河酒厂经营困难,河南鹿邑县的老乡企业——辅仁药业以5000万元取得宋河酒厂经营权,并将其更名为宋河酒业。
随着辅仁药业不断以宋河酒业的资产作为抵押物借款,包括散酒、半成品酒、酒罐等,2022年11月,宋河酒业负债达115.86亿元,宣布破产重整。数据显示,其普通债权总额就有百亿元,涉及350家债权人,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停滞、渠道瘫痪让企业濒临绝境。
2023年6月,鹿邑县法院裁定受理宋河酒业与宋河酒实业实质合并重整申请,同年12月,锅圈介入宋河战略辅导。2024年8月,杨明超曾表示,“锅圈是宋河酒业唯一的重整投资人,目前重整投资正在按流程进行中,预计很快将会完成。”
2024年12月25日,宋河酒业与宋河酒实业实质合并重整管理人发布公告显示,《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南省宋河酒实业有限公司实质合并重整计划(草案)》已获得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至此,这场涉及超百亿元债权的重整案终于迎来终结曙光。
2025年10月,宋河酒业终于完成了核心管理层的交接。10月20日,宋河酒实业法定代表人由朱景升变更为锅圈实业核心成员李金智。10月30日,宋河酒业法定代表人由朱文臣变更为王水云。
王水云与李金智均为锅圈实业创始人杨明超团队的核心人员。法人变更涉及公司决策权限的核心转移,尤其是子公司宋河酒实业,承担着宋河酒业主要的生产与销售职能。短短十天内,母子公司管理层完成“大换血”,且新任管理者均为杨明超核心团队成员,标志着锅圈实业已实现对宋河实质性接管。
产品革新、数字重塑
在产品层面,锅圈实业对宋河进行了大幅改造。杨明超曾在2024年9月透露,将宋河酒业的单瓶出厂价从原来的23元/瓶提到了90元/瓶,因此将酒厂保本点从8.7亿元/年降到了3.2亿元/年。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11月9日的发布会上,杨明超宣布,将推出9.9元/500ML的白酒新品,在新的宋河门店推出。同时,宋河酒业还在现场介绍了三款产品,包括建议零售价1699元/瓶的“宋河·紫”,聚焦商务场景的“宋河·青”,以及主打宴席的“宋河·红”,产品矩阵覆盖了从大众市场到高端商务的全场景。
在当前宋河酒业的中台办公区,巨大的数字化屏幕上,“天狼追踪系统”正实时显示着每瓶酒的流转轨迹。这一由杨明超主导搭建的系统,实现了从高粱入窖到陶坛储藏,从数智酒仓到终端货架,再到消费者开瓶饮用,全链路数据一目了然。
锅圈团队对宋河酒厂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改造,采用了“一物一码、五码合一”系统,实现了从一粒粮到一瓶酒的全链路追溯。通过这一数字化系统,锅圈可以精准掌握每个窖池的投粮量、成本和出酒量,极大提高了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酒饮转型、豫酒破局
宋河酒业在发布会现场透露,计划在年底落地首家“宋河酒饮到家”门店,尝试从白酒向酒饮转型。这并非锅圈首次尝试酒饮融合,2025年4月,锅圈就在筹开新店型“锅圈酒饮便利”,定位“喝到家”。该店型主要有四个商品分区,分别是品质酒水、常温产品、冷饮保鲜、甜品烘焙,从店型设计来看,锅圈酒饮便利偏向酒水到家,属于全新消费场景。
锅圈实业集团董事长杨明超正在推动宋河从“单一白酒制造商”向“酒饮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在2025秋酿封坛大典上,他提出“从酒到饮”的发展方向,计划依托数字化用户基础,开发低度酒、预调酒等新品类,突破传统白酒的品类边界。
宋河酒业的重整变革,发生在豫酒板块集体寻求突破的大背景下。长期以来,河南作为白酒消费大省,却始终未能培育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头部品牌。更严峻的是,当前,多数豫酒企业已陷入“高端化突围未果、大众化市场失守”的困境。
数据显示,河南白酒市场规模超600亿元,但本土前五位酒企市场份额不足30%,且多数份额被茅台、五粮液等全国名酒占据。宋河酒业的转型尝试或许将成为观察豫酒变革的一个重要参考样本。
END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