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能源升级版来了!国家能源局发文,集成融合发展撬动新产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2 18:46: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能源升级版来了!国家能源局发文,集成融合发展撬动新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北京报道

11月1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快推动新能源多维度一体化开发、推动新能源与多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新能源多元化非电利用等多项重点工作。

“十四五”以来,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我国新能源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迈入发展新阶段。

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意见》旨在推动打造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新能源发展升级版。系统地回答了新能源如何实现高比例消纳、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何从“生力军”成长为“主力军”等重要命题,是我国新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引领性文件。同时,《意见》也带来新产业机遇。例如,新能源与算力基础设施融合带来“电算双网”共建机遇;绿色氢氨醇、新能源供热等非电利用领域,为交通、化工等行业深度脱碳开辟新路径。

当前,我国新能源迈入发展新阶段。随着新能源规模越来越大、电量占比越来越高,系统消纳压力持续加大,国土空间等要素保障难度日益增加,迫切需要转变新能源开发、建设和运行模式。

《意见》明确,到2030年,集成融合发展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式,新能源可靠替代水平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绿色能源保障。

针对这一转型路径,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及助理研究员何则分析指出,《意见》围绕“集成融合发展”这一主题,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行动框架,为新时期推动新能源与多能源品种、多产业、多种利用形式的集成融合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其中,“左右集成”旨在打破风光资源自身的局限性,通过与其他能源品种和空间资源的协同,提升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整体经济性。“上下集成”旨在将新能源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前后集成”旨在更好地链接新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尤其是加强新能源的非电利用,以提升新能源发展自主性。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刘世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意见》明确提出优先支持新能源渗透率较高地区开展新能源集成项目建设。建议相关重点地区可以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根据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等不同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应用场景,同步研究制定多方合作机制和调度、交易、结算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加快推动项目落地。

在推动新能源与多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本次《意见》特别突出“智能化”赋能,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新生态。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赵勇强、时璟丽分析指出,文件结合“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新能源基地与算力设施协同规划,促进“电力网”与“算力网”双网融合,拓展“智能化”发展典型场景。

同时,在制造业基础扎实地区,加快新能源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以新促新”的产业生态。通过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还提出,支持新能源为主的产业园区应用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接入增量配电网等新业态以及绿证绿电交易等形式,构建多能互补、高度自给的低碳零碳园区,推动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更高比例“以绿制(造)绿”。

吕文斌等专家认为,通过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等模式打造“零碳园区”,不仅大幅压降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增强我国新能源及相关产品的国际绿色竞争力,也可为新能源消纳提供稳定可靠的本地负荷,实现产业升级与能源转型的深度耦合。

推动新能源多元化非电利用成为本次文件的另一大亮点。《意见》提出提升风光氢储协同发展水平、建设绿色氢氨醇(氢基能源)综合产业基地、推动新能源供热供暖应用。

“非电利用是新能源供给与消费侧集成融合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交通、化工、医药、纺织等领域终端电力消费占比相对较低,加强氢能和热力的绿色替代是实现深度脱碳的重要举措,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刘世宇表示,此外,新能源制氢(氨醇)、新能源供热等技术也可充分发挥氢、热系统与电力系统互补特性好、存储设施边际成本低等优势,具备弱并网甚至离网运行潜力,可显著降低对大电网的依赖水平。

为此,《意见》将推动新能源多元化非电利用作为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支持新能源进一步拓宽利用途径。

刘世宇表示,面向绿色氢氨醇领域,一方面强化前端技术支撑,着力提升风光氢储协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产业体系建设和后端应用场景挖掘,支持各地结合自身条件建设氢基能源产业,与重点产业耦合发展。同时,面向新能源供热供暖领域,《意见》也明确了产业园区工业用热、城镇供暖等不同场景下新能源绿能替代模式和技术路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