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上海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深耕 REITs 与普惠民生服务 数智赋能践行长期主义

来源:中国网财经 媒体 2025-11-18 09:4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上海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深耕 REITs 与普惠民生服务 数智赋能践行长期主义)

中国网财经11月18日讯 2025年10月30日,“媒体走进信托公司”第四期活动在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信托”)成功举办。作为拥有44年发展历程的老牌信托机构,上海信托坚守信托本源、服务国计民生,在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长周期投资、普惠信托等领域的转型成果备受瞩目。

活动中,上海信托与媒体围绕行业核心议题深入研讨,其在私募REITs领域的亮眼业绩、高效风险管控能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及普惠化财富管理服务等实践,引发广泛关注。公司不仅与国际顶尖机构合作打造铁狮门新江湾抖音总部等优质REITs项目,更成功避开行业风险,落地多笔企业风险处置服务信托;通过“789”干部工程等搭建专业人才队伍,从事资管信托的前中后台人员近200人;构建全谱系财富管理账户体系,推动信托服务惠及更多群体。

恰逢上海信托即将迎来成立45周年,且处于“十五五”规划谋划关键节点,为深入了解公司在服务国家战略、业务创新、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未来规划,中国网财经对上海信托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陈兵进行专访,聚焦REITs价值链提升、数智化风控实践、人才队伍建设、信托服务普惠化及长期发展目标等核心问题,探寻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为信托行业转型提供参考。

《中国网财经》:在本次活动中,您提到上海信托已与国际顶尖机构合作落地了铁狮门新江湾抖音总部项目、凯德张江科技产业园等多个代表性REITs和类REITs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投资回报。在信托行业持续深化不动产投融资转型的背景下,您认为信托公司应重点从哪些环节着手,增强在私募REITs价值链中的综合竞争力?围绕未来REITs项目储备以及与科创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上海信托有哪些具体的战略布局和实施路径?

陈兵:在当前信托行业深化转型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信托公司提升私募REITs价值链竞争力,关键在于从简单的融资通道角色,转向具备主动管理、资产运营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综合服务商。

具体而言,应着力于培育长周期、跨周期的经营管理能力,并构建集信托贷款、资产证券化与私募股权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工具。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能力识别和投资优质资产,更要通过专业的投后管理和资本运作,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与顺利退出,例如我们在铁狮门新江湾抖音总部项目中实现的三年1.33倍权益倍数、年化复利12%的投资业绩,以及在凯德张江科技产业园项目存续期内获得年均5%的基金分派率,正是这种能力建设的体现。

未来,在REITs项目储备及与科创基础设施建设的结合上,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进行布局。项目储备将重点聚焦于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型基础设施,例如我们早期参与的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漕河泾新思产业园等成功案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规划上,我们将充分发挥旗下专业私募股权投资平台——上信资产、浦耀信晔的作用,并持续扩大自主募集、自主管理的“熠”系列科创基金规模,深耕生命健康与医疗、硬科技与智能制造、数字化与企业服务三大领域。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参与上海市级重大科创基金,如上海科创母基金、先导产业基金等,利用新设立的“浦创华章”浦发科创直投基金、“上信科创产业投资基金”等工具,将长期资本精准导入科创基础设施领域,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网财经》:我们关注到,在行业波动期间,上海信托不仅有效规避了多家暴雷房企的风险,还实现了高风险业务规模的显著压降,并落地了多单企业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展现出卓越的风控能力和服务韧性。能否请您具体分享一下,公司在数智化风控体系建设以及标品业务的风险识别与定价方面,形成了哪些可供行业借鉴的实践经验?

  陈兵:在经历行业深度调整并成功规避多重风险的过程中,上海信托以审慎文化为核心、以主动防控为手段、以处置能力为保障,主要包括:

一是坚守“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则,在产品设计阶段即进行极端情况压力测试,绝不为了追求短期利润而放松风控标准,这使我们主动规避了多家暴雷房企,并大幅压降了房地产和政府平台融资业务规模。

二是具备前瞻性的风险研判和规避能力,在行业狂热期保持独立思考,为后续稳健经营奠定了基础。

三是强化风险处置与化解能力,积极运用信托制度的破产隔离优势,创新开展企业风险处置服务信托,通过“服务信托+SPV公司控股”等架构实现风险资产的有效隔离与有序处置。

四是确保全流程风险控制,强调充足的抵质押等风险缓释措施,保持资产质量行业领先。在数智化技术赋能风控方面,我们打造了“开放-链接-共生”的数智系统矩阵,为风控提供了强大支撑。

针对标品业务流程长、交易频率高的特点,我们坚持“系统先行”,开发了资产管理专用的O45系统、对客服务的“赢通”平台等,实现了对超1万个信托项目的高效运营和核算,以及月均数万笔证券交易的精准处理,这本身就内嵌了严格的合规与风险控制逻辑。同时,我们建立了公司级的资产配置委员会和投资决策委员会,形成“投研一体化”的投决体系,为标品业务的风险定价和防控提供专业保障。投研团队致力于在低风险、低波动前提下追求合理收益,其专业判断通过系统得以高效执行和监控。这些实践表明,将风控理念融入数智化系统建设,实现业务全流程的可视、可控、可溯,是提升现代信托风控能力的有效路径。

《中国网财经》:人才是推动转型的核心要素。上海信托通过“789”干部工程、“上信鹰才”计划等机制,打造了阶梯式人才梯队,成立了专业化投研队伍。面对标品投资、REITs、科创投资等新业务对专业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贵司在“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之间如何实现有效平衡?在激励体系设计上,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核心人才能与公司长期主义价值观深度契合?

  陈兵:面对新业务对专业能力的高要求,上海信托在人才策略上坚持以内部培养为主导、以专业化建设为路径的方针。我们长期致力于干部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年轻化建设,通过实施“789”干部工程、“上信鹰才”职业成长计划、设立中层后备人才库、推行部门见习总经理制度以及举办季度业务营销大赛等多种方式,搭建了一个阶梯式、全覆盖的选才育才平台,旨在从内部发掘和培养深刻理解公司文化、符合战略方向的核心人才。

对于投研、股权投资等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我们通过长达十余年的持续投入和实践,如自2014年起坚定向标品转型,打造了一支有能力、有业绩、有口碑的专业化投研队伍,从事资管信托的前中后台人员近200人,这本身就是内部长期培养的成果。

在激励机制设计上,我们更注重通过文化引领、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来实现核心人才与公司长期主义发展理念的协同。公司始终强调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业绩观,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这种长期主义文化氛围,以及公司成功转型带来的行业声誉和职业成就感,本身就是对人才最好的激励。

我们通过搭建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赋能平台,让优秀人才有机会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事业中实现个人价值,从而形成与公司同频共振的内在动力。我们相信,相较于单纯的短期激励,提供能够施展才华、见证未来的事业平台,是绑定长期利益的关键。

《中国网财经》:在普惠金融服务方面,上海信托构建了覆盖30万安养信托至1000万家族信托的全谱系财富账户体系,并落地了多单创新服务信托。在推动信托服务惠及更广泛人群的过程中,贵司是如何通过系统化、规模化运营,化解“低门槛”与“高服务成本”之间的现实矛盾?展望未来,在养老信托与跨境财富管理等领域,公司将如何进一步拓展信托服务的功能边界?

  陈兵:在推动信托服务普惠化,我们主要依靠系统化、数智化驱动以及规模化、标准化运营来破解难题。我们推出了覆盖从30万元安养信托到1000万元家族信托的全谱系财富管理账户体系,并成功构建出“AI+模块化+信创云”的三位一体数字基座。通过“财富账户一体化”系统,我们实现了统一平台架构、统一运营管理,将过去服务于不同层级产品的分散系统彻底整合,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单账户的运营成本。

同时,我们通过产品条款和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实现了业务的规模化效应,例如我们的保险金信托业务在处理效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从过去一周成立十几单发展到可支持单日成立超200单、单周超600单,充分证明了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摊薄服务成本。公司还自研了“上信通”外联开放平台,通过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30余家银行、券商、基金、理财子等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广泛数字化对接,拓展多场景、开放式的合作生态,满足渠道、投顾、托管等领域协作共赢。

今后在养老信托领域,我们将持续深化“上信安养信托账户”的功能,完善其“服务指令权”等机制,以应对老年人失能失智等特殊情况下的财产管理和照护安排。同时,我们将积极推广已落地的全国首单“不动产+现金”模式家庭服务信托所探索的“以房养老”上海模式,努力将老年人的“静态房产”转化为“动态养老资本”。我们也将积极参与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推动解决非资金类信托财产登记、税收优惠等制度瓶颈。在跨境财富管理领域,我们将继续深化既有的“内地-香港-新加坡”三地展业平台优势,利用持有的六块跨境金融牌照,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跨境金融和离岸信托服务,助力客户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同时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网财经》:明年是上海信托成立45周年的重要时点,也正值“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际。结合二十届四中全会“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部署,上海信托将如何进一步依托信托制度所具有的长周期、跨周期资金优势,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未来三到五年,公司在夯实行业标杆地位、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方面,确立了哪些核心发展目标?

  陈兵:站在成立45周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历史节点,上海信托将深刻把握“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要求,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独特的长周期、跨周期投融资优势,积极服务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一,持续深化“科技金融”大文章,我们依托浦发银行集团的“投贷联动”优势,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第二,强化“耐心资本”的培育和供给,将我们财富管理端汇聚的长期资金,通过专业的资产管理和投资配置,转化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长期资本,积极参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以及长周期、跨周期的资产投资。第三,聚焦重点领域深耕细作,通过投资各类直投基金、自主募集、管理科创基金以及参与国家级、市级重大科创基金等方式,精准滴灌硬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

展望未来,高质量的金融发展需要多样化的金融主体和交易市场。信托行业作为多样化的中国特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致力于成为贯通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工具和服务社会治理的基础架构。上海信托近年来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成本收益可持续的、将庞大的社会财富资本与专业投资能力联结起来、并进入实体经济和科创领域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长期主义的服务转型之路——服务大局、服务市场、服务客户、服务社会,同时也是一条亟需各方支持和呵护的艰辛之路。在监管、同业的持续支持下,上海信托有信心、有能力更加充满信心、决心和恒心地走好这条难而正确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际医学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