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中华遗嘱库项目主任陈凯:规范化立遗嘱已成为刚需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1-26 17:07:1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华遗嘱库项目主任陈凯:规范化立遗嘱已成为刚需)

11月25日,在第四届遗产管理人高质量创新发展交流会上(下称“交流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华遗嘱库项目(下称“中华遗嘱库”)主任陈凯表示,当前,普通人尤其是老年人立遗嘱的实际需求与社会观念脱节,大众普遍没有意识到老人对立遗嘱有非常强烈的内在需求。为解决普通人立遗嘱难题,需为此建立一整套生态体系。

近些年,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与资产形式多元化,传统的口头约定或简单书面遗嘱已无法应对复杂的财产分配问题。陈凯表示,近几年,因缺乏有效遗嘱导致家庭矛盾的案例比比皆是,全国继承纠纷案件数量也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可以说,规范化立遗嘱已成为刚需,遗嘱是个人避免财产旁落的最重要工具。

今年3月,中华遗嘱库通过分析30余万份遗嘱后发布的《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4年度)显示,空巢老人、未婚者立遗嘱的数量持续上涨。

但现实情况是,普通人对立遗嘱仍缺乏了解。在日常工作中,陈凯就发现,多数来中华遗嘱库咨询的老人并不了解与立遗嘱相关的生前预嘱、意定监护、遗产管理等专业名词,同时老人的需求非常直接——询问生前身后事如何处理。

陈凯表示:“遗嘱的普及程度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没人能预料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若未立遗嘱,家庭财富传承很可能引发一系列矛盾。” 

为解决上述现实困境,陈凯建议要在相关机构、政府部门的共同协作下,推动建立一整套生态体系,律师事务所、保险机构、信托机构、不动产登记机构等都需要参与其中。“要解决老百姓的立遗嘱问题,仅靠一个机构没办法完成。”

此外,在交流会上,十位来自高校、法院、不动产登记中心、律师事务所等不同机构的嘉宾也发表了演讲,内容覆盖遗产管理的多个关键维度。多位嘉宾在演讲中强调,遗产管理不应仅是处理“身后事”,更应与意定监护等旨在保障晚年生活品质的“身前”安排紧密结合。

例如,苏州鑫桥传承咨询事务所胡筠悦提及,不婚人群正在扩大,他们的财富体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他们的遗产管理仍处在盲区。“整体上,不婚人群的遗产管理主要面临三大困境:一是主体缺失,即很多不婚族没有配偶或子女,甚至没有一个合法的遗产管理人;二是客体失序,即不婚族的数字资产、跨境资产不断增加,但现实中,有一定比例的数字资产因密钥遗失而永久消失;三是授意受阻,即不婚人群往往希望把遗产给朋友、伴侣或一些公益机构,但这些群体在现行法律中往往没有继承资格。”

交流会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华遗嘱库项目、桂客学院、北京传家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深耕遗产管理公益实践,护航老年群体颐养保障”。中华遗嘱库项目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的全国性公益项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已在全国设立了56个分库,为57.2万人次提供了遗嘱服务,登记保管了35.7万余份遗嘱。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老百姓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