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逐步实现信贷资金商品化,融通资金市场化。与此相适应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作为资金使用权转让价格的利率,也应当有控制地逐步放开。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恩照表示,四大商业银行可望实行浮动利率。张恩照说,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把银行利率市场化正式确定下来了。他认为,对于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来说,实现银行利率浮动化是有可能的,但其他的中小商业银行实行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利率自由化,市场反对的声音颇多,认为目前利率市场化的部分过快。这种观点在目前似乎很流行。除银行的研究机构持这种观点之外,其他机构也有类似的看法,如广发证券博士后工作站某金融学博士认为“需要给银行业一个转型过渡期,不应该前进过快”,“完全放开利率市场化,竞争的惨烈是可想而知的”。又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则认为“搞不好引发银行和信用社出现经营危机”。
事实上,国有银行债务负担沉重,而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完善。若过快放开利率控制,可能导致银行竞争白热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因为金融改革的其他重要问题,如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开放的进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进展。
而中国国有银行系统的问题,一是缺乏较好的盈利模式;二是资本金严重匮乏;三是深受不良资产困扰。首先,1999-2001年间,四大银行的收入来源中利息收入占69%,支出中利息支出占57%。可见中国国有银行体系高度依赖于存贷款的利率差。鉴于国债收益不断下降,中间业务界定不清,国有银行体系盈利能力持续弱化。其次,中国国有银行系统的资本金已经接近枯竭,根据英国《经济学家》2001年7月的数据,四大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不到5%,世界前6家银行平均11.5%。而且基本上丧失了依赖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的可能性。以某大银行为例,在2001年全年提取呆账准备金174.6亿元,核销历年各种财务损失106亿元,实现账面利润58.88亿元。假定其不良资产状况今后不再恶化,再假定新增的银行资产不带来新的资本金要求,那么为静态地补充资本金,该银行至少需要200亿美元,靠工商银行自身的利润积累约需要20年,因此中国国有银行系统补充资本金只能依赖外部注资。第三,不良资产比例仍很高。即使排除了转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1.4万亿不良资产后,官方公布的不良资产比率仍达23%。因此,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相当巨大。
目前对于央行是否应该加快利率自由化进程,阻力不是来自央行,而是四大银行。据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一位调研员透露,“但真要这么做并不容易,阻力来自四大行,他们不断向央行陈情,既不希望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也不想让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间接减息。”现在,来自四大行之一的建设银行提出实行浮动利率,意义的确非同凡响。(张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