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边市场 - 银行 - 正文

政策利好银行股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邹卫国 2003-02-18 19:19:0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我们认为,在银行股准备上市的背景下,国内银行业将获得很多的政策扶持。银行的经营成本有望继续下降;从利率市场化改革来看,政策倾向于扩大存贷款利差;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货币政策在继续扩张之中,这种货币扩张的背景,有利于银行扩大经营,提升业绩。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宣布了拟上市的时间表。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向媒体透露,中国银行将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革,力争在2005年前实现在国内资本市场整体上市。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负责人也都表示,将争取在5年内实现在内地和香港同时上市。中国农业银行则表示,目前农行工作的重点是公司治理机构的改革,将从经营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上全力推行。据透露,农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将采用上市、集团化改造等多种途径进行。超级银行股上市,山雨欲来。

我们认为,在银行股准备上市的背景下,国内银行业将获得很多的政策扶持。

  一方面,银行的经营成本有望继续下降。我国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分三年从8%降低到5%,每年下调一个百分点,到目前,我国银行的营业税目前在5%。营业税负担已经大大的减轻。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5%的营业税率,在国际上也是比较高的,因此,在银行业大力冲销坏帐准备上市的背景下,营业税负担可能进一步下调,这将大大提高股份制银行的利润水平。

  另一方面,从利率市场化改革来看,政策倾向于扩大存贷款利差。这对于目前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利差收入的我国银行,将是重大利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马上要付诸实施,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杨表示,利率水平要配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一步就是要调整利率结构,特别是央行的利率结构;第二就是利率的形成机制更为市场化,那么后者可能会稍微往后退一些,前者实际上还包括贷款利率上浮的限度,可能会让它更高一些。还包括甚至存款利率,是不是可以让它下浮,给它一个空间。这样使得利率水平能够和市场上形成的利率能够更好地吻合。从李杨的表述看,政策似乎倾向于扩大存贷款利差。

  最后,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这些年来,我国所实行的一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过有些专家就议论说,在前几年的实施过程中,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是偏向于积极的。2003年的货币政策如何?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杨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包含很多种不同的政策趋向。稳健的货币政策在2003年可以解读为继续保持适度的扩张,用来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稳定的成长。而根据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货币供应创5年新高,显示货币政策在继续扩张之中,这种货币扩张的背景,有利于银行扩大经营,提升业绩。

总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体系又是我国金融的核心,在这个战略思路的主导下国家经济政策,有理由使得银行股获得较多的扶持。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 邹卫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