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股发行备受关注,而中小企业板有望率先开闸。据前期科技部和深圳交易所联合对5万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2170家优秀的中小企业完全符合中小板的上市条件。
记者了解到,当前股改步入后期,各券商投行纷纷加大了备战新股发行的力度。而中小企业IPO的争夺战,也已暗流涌动。据悉,中小型券商手头的项目一般有3-5个,部分大型券商也在加紧备战。
数据统计显示,已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50家中小企业,共有32家券商分别担任其主承销商。其中,中小型券商在中小企业IPO的争夺战中明显占据主角地位。兴业证券、东方证券、国信证券、申银万国承揽的家数最多,均承揽了3家企业的主承销业务。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华夏证券、国元证券、平安证券等10家证券公司各承揽了2家企业的主承销业务。
广发证券投行部罗斌华表示,从广发证券历史上所运作的项目来看,中小企业在其服务的客户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尤其是科技类的企业。广发与中小企业的交流一直十分密切。在中小企业IPO的争夺战中,广发将毫无疑问分得一杯羹。
招商证券投行人士对记者谈到,对中小企业他们一直都比较重视,和客户交流频繁,并定期拜访。在选择合适的中小企业作为新股发行的项目时,他们更多的是从企业的成长空间、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市场特色等方面考虑。
针对自身公司投行部当前的工作重心,国联证券投行部李晓宁笑道:“目前总部只有几个接电话的人。其他都在外出差,跑业务。与中小企业建立联系,备战新股发行成为国联证券投行部人士的一大重头任务。”
业内人士透露,近来,证券公司业务员更加频繁地活动在全国各地,开拓新的客户资源。因预期中小企业新股发行速度会加快,长三角和珠三角沿海一带经济发达的区域,成为券商投行人员光顾的重点。
做中小企业IPO业务的最大忧虑,“可能最重要的是公司的质地、定价的水平、认购情况最终导致发行的失败或者大比例包销,给券商造成损失。”李晓宁补充道。
近日,中小企业IPO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很多中小企业资质良好,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影响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众多专家呼吁率先放开中小板,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在深圳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指出,需要抓紧时间推进中小企业板建设,逐步降低上市门槛,增加企业的进入。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也曾提出建议,中小企业板块迄今为止的融资总额,仅相当于宝钢一次增发的规模,这与近年来赴海外上市的科技企业数量不相称。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应考虑发行中小板新股,并在创业板、“三板”市场建设方面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