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应转向中介服务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夏丽华 2006-05-15 09:25: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治理,证券公司正在走出低谷。券商要转型,已成为证券行业的基本共识,但如何转型,却见仁见智。在日前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召集的证券公司转型与创新研讨会上,与会的业内人士再次就证券公司如何转型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行业重构成振兴关键
  兴业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孙国雄阐述了我国证券业替代现象及其表现,如市场替代中的“交易所市场”对“场外交易场所”的替代、“境外市场”对“境内市场”的替代、“国内其他交易场所”对“证券交易所市场”的替代。融资工具替代中,“间接融资”对“直接融资”的替代,以及“储蓄”对“投资”的工具替代等。他说,随着金融业替代现象的加剧和证券市场规模的被蚕食和缩小,居民证券类金融资产和存放在证券公司的保证金不断下降。随着基金业的发展,居民股票类金融资产的比重也在下降。
  孙国雄提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证券市场和证券行业的定位不清、对金融服务业的本质存在认识上的局限、证券业对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敏感、证券业行业保护意识不强,没有有效构筑针对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壁垒,被迫承受渗透和替代。他认为,从建立和谐金融体系的角度重构我国证券业,建立多品种、多层次、有效率的证券市场是振兴证券业的关键。
  向中介服务型现代金融企业转型
  国信证券总裁助理何诚颖说,原先盈利的主要来源———主动投资已成为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而创新业务正在成为券商新的利润增长点。原先以量为主的旧盈利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市场已经走过了粗放式经营的阶段,正在进入技术创新和质量取胜的新时期。券商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发展以服务为核心的新盈利模式,大力拓展创新业务,控制风险,整合公司资源。
  国都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李雪峰说,我国券商的原有发展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治理结构无效率、战略定位不明确、组织结构不协调、业务结构不合理以及风险控制不到位。他认为,我国的证券公司必须以创新为手段,进行全方位的转型。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法人治理和内控机制,加强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通过组织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业务创新,变坐商为行商,变通道服务为增值服务,变公关营销为研究营销,变交易服务为产品服务,全面向中介服务型现代金融企业转型。
  不要在同一块石头上再次跌倒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秘书长冯立新提出,证券公司的转型与创新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化的永久话题,证券公司应充分利用目前市场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的良好机遇,在组织创新、业务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全面落实监管部门在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充分认识到证券公司就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金融企业,把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切实贯穿到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中去,汲取历史教训,不要在同一块石头上再次跌倒。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