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周期性通胀降临
特约撰稿 谢国忠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全球流动性泛滥正通过三个通道转化为通货膨胀,一是美英等经济体劳动力市场紧张,全球产出差距缩小;二是过去三年的商品泡沫使生产和生活成本抬升了大约相当于全球GDP的5%;三是原来拖低全球生产成本的中国,现正走向生产成本正常化
●全球化速度已放慢并成为宏观趋势,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的缓慢回升。全球通胀率在过去一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并可能在未来一年继续这一势头。未来两年应对通胀问题将是各国央行的主要任务
●债券成为这一周期中最先步入熊市的资产。随着收益率曲线的陡峭,商品泡沫破灭。世界将进入一个所有资产价格齐跌的阶段。
周期性通货膨胀降临
全球化减慢了周期性通胀的进程,但并未消除周期性通胀。工资增长是货币增长与通胀之间的主要传导体,它受到了全球化的约束。但是,过剩的流动性烧热了资产市场并刺激了需求,这种需求增长借助全球化扩散至世界各地,因此通胀周期比原来延长了。
科技进步、9·11事件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在2002年引起了全球大通缩。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的平均通胀率由2001年第二季度的3.2%降至2002年第三季度的1.1%。通缩的威胁甚至使得美联储调低利率至1%的水平,日本央行也实行数量宽松政策,由此造成流动性激增。
过剩的流动性通过资产价格膨胀变成了需求。房地产市场价格膨胀使西方国家的购买力大增,商品价格上升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收入,股市兴盛使资金成本下降以及信贷利差缩小又鼓励了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虽然今年一季度的全球平均通胀率已由2002年第三季度的1.1%猛增至2.2%,但与三年来超常的经济增长相比并不算高。甚至有人认为通胀的回升大部分来自能源价格上涨,而不是核心通胀。这个观点有失偏颇,整体通胀与核心消费价格水平两者的变化趋势应该是一样的。
通胀上升的三个原因
首先,全球可能出现工资膨胀,尤其是在经常项目赤字较高的国家。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劳动力相对较容易转化的情况下,全球化对抑制通货膨胀是有效的。但这种作用会随着时间逐渐消失。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缓慢但通货膨胀迟迟得不到解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到目前为止商品价格上涨并没有完全转化成通胀压力,因为公司吸收了一部分,同时政府补贴也抵消了一部分。2006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平均达每桶63.7美元,而2002年为平均每桶25美元;在此期间,全球经济因此增加的成本达1.2万亿美元,而同期,其他能源(煤和天然气)价格也几乎翻了一番,因此增加的成本超过5000亿美元。额外的能源成本约相当于全球GDP的4%。而目前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效应还未充分体现出来。其它商品涨价至少再增加成本相当于GDP的1%。
第三,中国的生产成本正趋于正常化。由于中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相对宽松的环保标准,过去五年里很多公司纷纷把生产基地迁往中国。正因如此,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单位GDP产生的污染是世界标准的12倍。国内七大主要流域有2/5遭到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90%存在严重污染问题。
在研究全球通胀趋势的过程中,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如果迁往中国的工厂实行与经合组织国家同样的环保标准,那么中国的商品成本就不会如此低廉了。事实上,在中国的通缩压力上,低污染成本比低劳动力成本的作用更大。
如今中国也逐渐意识到要重视污染问题,增加环保投入。以广东为例,该省可能关闭数千家达不到环保标准的企业。增加工资将明显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对针织品之类的行业来说,出口价格或许会提高20%至30%。而对很多化工企业来说,提高环保标准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
中国生产成本的正常化是全球周期性通胀的一大主要因素。2002至2005年间的通缩必定会出现部分反弹。
债市面临延长的熊市
全球通货膨胀率可能会保持目前每月5-6个基点的上升趋势。之所以形成这个低水平主要缘于金融全球化,一国通胀经货币市场和经常项目平衡扩散至世界。
债券成为最先进入熊市的资产,债市下跌将拖累其它资产随之而下。随着收益率曲线的陡峭,商品泡沫破灭,股市也将下挫。世界将进入一个所有资产价格齐跌的阶段,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
这个通胀周期的一大特点是,工资对流动性泛滥的反应较迟钝。理性预期经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我们将要面临的通胀,理由有二:一、企业分工和外部采购增加了工作的不安定性,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二、不动产增值和信贷宽松使得举债生活变得容易。但随着两个因素有效性的弱化,工资因素可能会放大。
2006年可以预见到货币主义的抬头,缓慢的通胀回升固然不足以过于忧虑,但通胀率突然飙升的可能同样存在。(杨蕾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