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新一轮宏观调控力度与方向都有变化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若愚 2006-05-29 10:0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新一轮宏观调控力度与方向都有变化

种种迹象表明,针对一段时间来投资、信贷、房价过快增长的局面,国家已启动新一轮宏观调控。
  前一轮宏观调控效果并未持续多久
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开始,很容易让我们回忆起2004年以“管住土地,管紧信贷”为主要政策线索的行政主导型宏观调控。
2004年一季度,投资、信贷、物价均出现快速增长势头,经济“过热”迹象加重。当年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8%,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1%,消费者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8%、3.7%和8.3%。
2004年3月份下旬开始,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央行、发改委、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政府部门从信贷、土地及项目审批等多方面,密集推出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例如,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集中整顿土地市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配合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等。从实施效果来看,前一轮宏观调控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自2004年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双双开始逐步回落。物价反应相对滞后,但也在四季度出现回落。
前一轮宏观调控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由于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体制环境和资金环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没有变化和调整,而且调控重点放在了减少供给上,而忽视了对需求增长源头的控制(主要是房地产需求),前一轮宏观调控的效果并未持续多久。
前一轮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即减少房地产供给方面。而对房地产的需求在资金充裕、成本较低的环境下,仍在持续增长。“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更是推动更多的居民在价格处于高位时购买房产。所以前次宏观调控最终造成房价仍持续快速上涨。两年后,经济运行再次出现房价过快上涨,投资与信贷增长反弹的现象,经济再次出现“过热”的苗头。
  新一轮宏观调控紧缩力度小但难度高
那么,针对目前的经济“过热”苗头,启动的新一轮宏观调控与2004年将有哪些不同呢?新一轮宏观调控将有哪些特点呢?笔者注意到,当前的“过热”与2004年的情况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新一轮宏观调控也将与2004年的情况有较大不同。
当前的“过热”与2004年上半年的“过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不同:
一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因素基本消除。在2004年上半年,投资过热导致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但从当前的情形看,一方面,前期煤电油运紧张吸引了大量相关投资,目前已形成生产能力,并释放出一定供给;另一方面,当前煤电油运等的需求增长与2004年相比有所下降。总体来看,煤电油运的瓶颈约束在减弱。
二是目前投资和经济总体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如2004年一样带来工业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今年一季度,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速的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均持续走低。
三是就宏观调控对象看,2004年宏观调控主要针对的是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投资过热行业。但目前,前期投资过热的行业,如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汽车等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很突出,而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基于当前与2004年同期情况的比较,笔者认为,新一轮宏观调控将与上一轮有所不同。由于在防止“过热”的同时,还要防止“过冷”、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当前宏观调控和紧缩力度将远小于前次。此外,在调控过程中,将更加注重“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
在政策手段选择上,将更多地借助市场的力量:以市场化为目标,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调控重点上,将注重供给、需求双向引导:在调控房地产供给的同时,合理引导房地产需求;在调整和压缩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的同时,还将从保证和扩大相关需求增长入手。
金融调控是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金融调控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流动性过剩与物价走低并存。一方面,“双顺差”快速增长造成的国内流动性过剩,为信贷反弹和资产泡沫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物价水平的低迷不仅表明目前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还表明宽松的货币投放并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并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而是转向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可能造成资产价格的扭曲,从而蕴含着潜在的危机。对于央行而言,如何在控制过剩的流动性的同时,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成为目前最大的挑战。
央行在4月27日加息将只是金融调控的开始。在此次加息中,央行只上调贷款利率而未调整存款利率的“不对称加息”将扩大存贷利差,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将相应提高,实际上很难起到控制贷款过多投放的目的。
在贷款投放不会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央行会进一步采取其他政策来达到控制贷款过多投放的目的。一是窗口指导。但是,在银行资本充足率明显提高,且盈利动机也越来越强的情况下,这一政策的效果可能不会很明显;二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力度,或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通过减少或锁定银行的流动性,来控制银行贷款投放。(李若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