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波圆说:炮轰徐工是忧国忧机制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翀 2006-06-20 07: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并非发出要约 并非“由爱生恨” 并非害怕竞争
  借着在搜狐网聊天的轻松环境和脑力激荡,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总算把话说圆:三一并未发出对徐工的收购要约,炮轰徐工并非因此前收购被拒“由爱生恨”,也并非害怕徐工投身外资后与三一形成竞争。
  向文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对是否考虑从二级市场收购徐工,尚未进行过认真考虑。但“一个在正常的资本市场上可以发生的事情,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也同样可以发生”。
  “实际上我提出三一能否收购徐工,只是提出一个可供探讨的问题,是一种假设。如果把这个理解为三一要出价收购徐工,这是有偏差的。”向文波明确否认“对徐工提出收购要约”的理解。他认为,其博客上的言论要与其职业角色区分开来,博客的内容既然没有违反信息披露的原则,投资者据此指导其投资行为则失之简单。
  “你们或许也理解,有想法而不说出来,是很痛苦的事情。”向文波说,“如果要真的收购徐工,我也没必要把关系搞得这么僵,我只是对外资并购有自己的看法,而且这次外资并购的企业又在我熟悉的领域中,所以我认为有责任讲讲自己的想法。当然,作为总裁,我说话同样也是负责任的,依据是我们之前就通过正式渠道提出参与徐工的改制。”
  在否认了“由爱生恨”的感情因素后,向文波仍然提出了双方“恋爱”未果背后徐工“择偶”机制的显失公平:首先,三一彼时的出价并不是针对徐工85%股权而出;其次,商务谈判必然要求连续的叫价和出价过程,而徐工并未提供给三一这种机会;最后,徐工在与凯雷基本谈判完毕的时候,才通过产权交易所挂牌公示招标,形成了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缺乏诚意。“虽然法律上很难找到破绽……但如此封闭的交易过程,让外界很难对这起交易形成客观判断。”
  向文波还同时否认了徐工投向外资后会对三一形成威胁的论调。“我们不是怕徐工。徐工主导产品我们做得不多,我们的主导产品徐工做得也不多。另外,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家企业无论如何也没法逃避竞争。”
  在向文波看来,三一与徐工的合作,则恰恰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
  在如此否认了若干感情和道德上容易发生的问题后,向文波再次强调自己“忧国忧机制”的责任感:担心国家经济安全受影响,担心国企改制的机制不透明。前者连日来已被他说破了嘴皮。而对后者,向文波认为,借助炮轰凯雷收购徐工的机会,恰应对国企改制和国资转让所涉法律、法规重新树立,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完备的、可操作的规则体系。“一是国资出让的程序还不够细,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二是只规定了转让价格不低于净资产的定价底线,对于溢价部分缺乏明晰规定;三是要确立优质资产必须引入竞争机制的原则,而这种竞争应该由市场来主导完成;四是对于一些影响国家安全的资产转移,应有相关机构进行调查,并借鉴国外经验,搞听证制度。”
  向文波最后强调,国企改制的着力点,绝不应在“卖”上下功夫,而在于建立好的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