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申请条件几家欢喜几家愁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的颁布,让一些创新类券商兴奋不已,纷纷摩拳擦掌。然而,券商申请试点条件的限制却又使得几家欢喜几家愁。
根据相关规定,申请试点的券商必须为创新类券商;经营经纪业务满3年;最近6个月净资本超过12亿元;第三方存管方案获得证监会认可;在同等条件下,净资本水平居前的券商将会优先批准等。
单是第三方存管方案需获得证监会认可这一项,就使得有些创新类券商喜上眉头,有些则不得不知难而退。
最近6个月净资本超过12亿元的创新类券商共有13家,分别是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国元证券、中金公司、长江证券、东方证券、平安证券和招商证券。
在这13家券商中,除了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和中信证券持积极乐观态度外,其余均是谨慎小心,有的表示会一直努力,有的暂不表态,有的表示会积极备战第二批试点。
"国泰君安的第三方存管方案已经获得证监会的认可。"国泰君安风险控制部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也证实了之前业内人士对国泰君安第三方存管方案的说法。
对于第三方存管方案方面的要求,广发证券也显得信心十足。广发证券风险控制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广发早在收购武汉证券时就已经实施过第三方存管,现在已经在推广"。对于其第三方存管方案是否已经获得上级监管部门的认可,他未明确表态,但由于广发证券介入融资融券业务很早,且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第三方存管经验,获得首批试点资格的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中信证券作为2005年净资本赢利最大的券商,其获得首批试点的资格一直备受业内看好。中信证券以40.89亿元的净资本额排名第一,并且也已在公告中表示将积极参与融资融券业务。之前其董秘也表示过,目前监管层尚未确定最终名单,中信希望能在首批名单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一直按着证监会制定的标准在积极努力。"海通证券风险控制部门一位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海通已经制定了第三方存管方案。至于是否会获得证监会的认可,他表示海通会一直努力争取。
国信证券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对其各自的第三方存管方案则持谨慎态度。在记者辗转联系到国信和中金的相关负责人后,两公司对此事均持沉默态度。国信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其第三方存管方案暂不能发表任何看法。
招商证券虽然净资本超过12亿元,但由于今年一季度出现了净资本率66.45%,低于70%监管指标的情况,因而不太可能成为首批试点。但招商证券有关人士表示,公司对入围第二批试点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