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峰
今年以来,尽管政府陆续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但货币流动性过剩仍然成为金融运行的关键问题,进而导致经济过热的态势无法扭转。
宏观经济面临
潜在过热风险
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年中又一次走到了“过热”的边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长率有望超过10%,今年全年GDP增长率也将在10%左右。该数字已经明显超过业界之前的预测。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今年6月末,M2和M1分别为32.28万亿元以及11.23万亿元,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为22.7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3%、13.94%和14.34%。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则从行业角度给出了经济过热的证据。今年1月至5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443亿元,同比增长30.3%;房地产投资5658亿元,增长21.8%;此外,煤炭、石油、冶金、建材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昨日向记者表示,我国今年上半年货币供应偏高,主要原因有三:第一,贸易顺差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导致大量外汇涌入,央行对冲外汇形成基础货币供应;第二,受追求盈利、完成上市资本充足率无忧等因素推动,商业银行上半年信贷增长猛烈;第三,根据“十一五”规划,一批中长期项目投入建设。
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王志浩认为,M2等关键经济指标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说明中国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过热压力。“现有数据表明,中国宏观经济面临一定的潜在过热风险。”
紧缩政策力度偏轻
从上调贷款利率、定向增发票据、限制对过热行业贷款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等部门已经在上半年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紧缩信号。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对已出台的紧缩政策作出评价为时尚早,但总体感觉这些政策的力度偏轻。
高善文告诉记者,对一个政策作出评价,通常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进行观察,所以目前还不能对上半年出台的紧缩政策效果“盖棺论定”。但从最近几个月信贷数据持续增长可以发现,即便央行已经向市场传递了明确的紧缩信号,但对市场产生的紧缩力度仍然不够。
根据测算,2006年央行到期票据以及新增外汇占款可能释放的流动性在3.6万亿元左右,对于央行来说,要回收数万亿元的流动性压力可见一斑。
加快汇改将是
最有效工具
虽然我国当前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是经济运行中过剩的流动性已经引发了实体经济投资增长过快和资本市场加速上涨。因此,抑制过剩的流动性将是宏观政策的基调。
多位专家认为,单纯从货币政策角度考虑,加快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将是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但从我国政府可能出台政策的角度考虑,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在未来出台的可能性更大。同时政策组合出台的可能性也很大。
高善文表示,对中国经济来说,汇率政策的效果最佳。“经济的一系列过热表现都是由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引起,所以从治本的角度出发,应该更快地推进汇率改革。”不过高善文同时表示,如果继续保持渐进式的汇率改革,政府下半年可能出台的货币政策包括继续提高利率等。
持类似观点的业内人士还有高盛亚洲执行董事梁红、JP摩根中国研究主管龚方雄以及中金经济学家哈继铭等。这些经济学家均认为,控制中国经济过热的直接手段就是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否则其他政策工具都将面临“治标不治本”的风险。龚方雄还向记者表示,提高利率可能带来某些负面作用,如抑制国内需求等。
梁红昨日表示,如果中国政府采取提高利率的政策,表明其有能力对经济周期进行有效的调节。“不过,抑制过剩性产生的根本途径还是应该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