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禹刚
“经济过热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政府‘有保有压’的表态就说明了这一点。”巴克莱资本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黄海洲在电话里向上海证券报表示,降低投资增速需要区别对待,如在环保、教育、医疗等方面,就要加大投资力度。
问题出在经济结构上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9%,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数据一经公布便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而讨论的焦点则在于中国经济“如此高速增长是不是出了问题”、“是否可能失控”以及“会不会引发全球性经济波动”。
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指出,在较快的经济增长下面,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此外货币信贷投放过多,资金流动性过剩,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很大。同时,能源消耗高的情况还比较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对此,黄海洲表示,问题出在结构上而非经济整体,因此政府应该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调控政策要区别对待
黄海洲还强调,中国经济二元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政策也要合理区分,“比如东西部差别、比如城乡差别、比如行业差别,因此,部分内陆地区需要一些超常规速度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需抑制增速。”
事实上,政府在部署下阶段的调控政策时,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央行在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都未将农信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列入在内,专家认为,这正好体现调控政策的“区别对待”的原则:继续支持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点控制货币和信贷投放
黄海洲表示,下一步调控的重点应该放在减少货币和信贷的投放上。他称,在中国经济尚处于平稳运行时期,“要避免突然变相,政府思路还应放在稳健调控上。”
对于央行下一步的调控措施,黄海洲认为加息不如提高准备金率,“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扩大人民币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