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拓种子市场 西占棉花资源
———敦煌种业董事长王大和谈公司发展
日前,兰州至敦煌的旅客列车首次开通,列车被敦煌种业(600354)以每年60万元的价格冠名为“敦煌种业号”,省委书记陆浩等甘肃省五大班子领导出席了开通仪式。仪式上,记者专访了敦煌种业董事长王大和。
记者:请问公司冠名“敦煌种业号”列车有什么实际意义?
王大和:敦煌作为全国历史名城,世人向往的旅游景点,公司通过冠名首趟开通列车可以有效提高知名度,宣传敦煌种业。
记者:公司名为敦煌种业,但主营业务除了种业,还包括棉花的加工、精选和包装,而且在销售收入上,棉花业务比种子业务大。请问公司产业布局如何定位?
王大和:敦煌种业是种子生产企业,现行主业中,种子的利润最大,棉花的收入最大。公司的两大主业是在原有基础上形成的,仍将继续保持两大主业的格局,未来的主导思想是“东进西出”,向东打开种子市场,向西占据棉花资源。
在东进方面,要不断开发自有知识产权的种子品种,建立有效的营销网络体系。目前已初见成效,公司在河南建立了30万亩小麦种子基地,河南子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将达到近2亿元,净利润800多万元。
公司的种子品种将扩展为玉米、棉花、瓜类蔬菜、小麦、马铃薯、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品种。
西出方面,公司通过对外合作,搭设平台,占领西部棉花资源,使公司从传统的棉花加工、经营企业,转变为棉花大营销企业。具体地说,就是变过去出售现货这一个通道为包括现货、电子撮合、期货在内的三个通道,改变政策波动、市场不规范竞争所带来的成本不可控的被动局面。
记者:据了解,2006年对玉米种子市场来说是买方年,玉米种子总体供大于求,公司如何面对这种形势?
王大和:最近几年,中国的玉米种子市场一直供大于求。但在饱和的市场中,产品结构中仍有供不应求的品种。除了产品质量外,营销策略的优劣也决定了种子的市场表现。2005年敦煌种业74000吨种子被销售一空,实现了“三个无”:无存货、无应收款、无积压(经销商)。公司的玉米种子产量已占全国的10%,居国内首位。
上市后,公司一举扭转在自有知识产权上的空白,现已经拥有32个自有知识产权的种子品种。以前公司在种子生产上以代繁为主,只收取加工费用,利润空间很低。公司已与20多家省级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开发新品种,2002年还展开了航天育种研究,通过研发自有知识产权品种,加大了利润空间。
记者:公司如何避免经营业绩上的大起大落?
王大和:保持业绩稳定增长是一个永恒追求的主题。首先,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实现多元化,由原来单一的玉米杂交种向小麦、油菜、水稻等领域扩大,通过生产适应不同生态区的品种,来调整季节性带来的淡旺季影响。其次,公司通过技术手段规避自然条件的变化带来的风险。最后,公司建立了稳定的营销网络体系,强有力的营销队伍和适应本地区的销售政策,能够有效地把种子销售出去。
记者:请谈谈公司与美国杜邦先锋公司的合作。
王大和:美国杜邦旗下的先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商,占全球20%的市场份额,及北美40%的市场份额。
敦煌种业与先锋公司即将合资成立敦煌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双方一期投资2000万美元,中方控股51%。由合资公司从先锋引进优良品种,推向市场。
敦煌种业看重的是先锋公司优秀的种子资源,及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营销模式,先锋公司看重的是敦煌种业的管理团队、制种技术和自然条件优越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