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开始显现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柴元君 2006-09-12 10:0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短短半月时间,来自金融重镇上海的数据显示,刚刚实施的加息和再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已经显现效力。
  央行决定自8月1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于18日宣布上调存贷款利率。而根据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8月份货币信贷运行的基本情况来看,8月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比上月下降了0.1个百分点,当月新增量同比也少增了3.37亿元。
  更受关注的是,随着对房地产业调控的深入,从数据显示,上海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也开始反映到银行贷款,中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增量已连续两个月递减。而且,央行也预计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在今年年底前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而看整个今年上半年的情形,我国在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方面一直呈现过热、过快的特点,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措施予以遏制。针对信贷过快增长和流动性充裕等货币运行问题,4月份以后,央行先后使出上调准备金率、上调贷款利率、发行定向票据、信贷窗口指导、严格房地产信贷门槛等连环拳。不过,从最初的效果来看,政策作用式微,信贷规模热度不减,银行仍在为充裕资金的出路而发愁。
  正是面对如此高烧不退的局面,在再次上调准备金率三日后,央行又推出了加息政策。
  央行如此密集的措施出人意料。但无论如何,市场变得冷静下来了。
  除了信贷新增规模回落外,随着存款利率的上调,也势必加大商业银行筹资成本。另外从统计数据看,尽管目前信贷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仍未改变,但一些向好的变化已经出现,8月份中资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增量不及今年前7个月月均增量的一半。这说明,随着近期央行加大信贷窗口指导力度,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政策,对抑制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增长偏快势头已起到一定作用。
  更让人意外的是,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要到9月15日才将实施,但受其影响,中外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也已经出现了小幅回落。
  不过,欣喜之余我们仍应清醒,从数据看,8月份,上海商业银行扭转了定期存款连续三个月的跌势,变跌为增,这说明银行潜在的流动性充裕局面可能再次出现,尽管央行已经预先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来作为应对之策,但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8月份我国外贸顺差188亿美元,再创新高,这表明,随之而来的流动性压力仍然很大,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压力进一步增大。
  而且,贷款利率上调使商业银行为实现利润目标而多放贷款的冲动增强也需要监管部门警惕。
  (柴元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