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G上港(600018)董事长陈戍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6-10-24 15:4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上港集团显现海外整体上市意图
  上港集团称,不排除此种可能
  尽管上海港货物吞吐总量居全球港口第一位,但要成为真正第一大港,必须有足够的国际中转量及相关的国际贸易———三大战略的重要性开始凸现出来。
  继国内整体上市后,上港集团是否仍将赴港上市?国信证券行业分析员指出,目前香港港口类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已超过20倍。8月11日,上港集团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整体上市
  盛传已久的上港集团整体上市终于尘埃落定。上港集团总裁陈戍源说:“港口业整体上市,上港集团创下了世界大港上市的先例,是全球港口整体上市第一股。”
  8月8日,在其控股子公司G上港(600018.SH)的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152人参与了投票,占总股本的77%,其中97.4%表示赞成。股东们高票通过了上港集团收购G上港的议案。
  在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后,上港集团整体上市以完全吸收合并G上港的方式实现,不另外募集资金。
  “G上港的流通股只有5亿多股,占总股本的11.8%。按相关法律规定,流通股不能低于一定比例,否则就无法维持上市地位,所以采取了用现金换股的方式。”陈戍源解释道。
  为什么要采用收购子公司的方式来实现整体上市?
  在股东大会上,身为G上港董事长的陈戍源用“复杂”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上市6年,G上港拥有中国内地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但上港集团的目标是朝国际航运中心迈进。和上港集团的整个发展战略相比,G上港存在发展瓶颈和同业竞争。因此,上港集团吸收合并G上港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权益,实现整体上市,以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推动整个上海港的发展。
  在股权登记日之后,G上港将从历史上消失。上港集团表示,换股发行的股票将尽快申请挂牌上市交易。
  上港集团成立于2005年5月,注册资本186亿元,先后经历了上海港务局和上海国际港务有限公司改制。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同盛投资集团、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0%、19%、0.5%和0.5%,招商局国际码头(上海)有限公司持股30%。G上港由上港集团控股70%,注册资本18亿元。
  
  世界第一大港梦
  事实上,早在成立之初,陈戍源就制定了国内整体及海外两地上市计划。上港集团剥离了包括上海港公安局、上海港医院、上海港引航管理站等非经营性资产,进行重组。
  “当时的第一选择是赴港上市,后因去年启动的股改而推迟。”8月11日,上港集团一知情人士说。股改也导致G上港的增发方案未能按期实施,使其收购外高桥五期码头的计划无法实现,进而影响到今年业绩,当时就有市场人士推测上港集团可能吸收合并G上港,从而整体上市。
  今年2月,记者采访赴渝参加上海港合资重庆寸滩港的陈戍源,他就告诉记者,整体上市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在目前不少优质国有企业纷纷选择境外上市的背景下,根据市政府领导意见,上港集团优先考虑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目的是为更多市民享受到上海港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那么,上港集团为何要整体上市?
  陈戍源说:“集团整体上市后,可以通过对各个港区的合理定位、优化航线配置、统一制定费率等举措,将运营效率最大化、成本控制最优化,更有实力和国外同行一较高下,为早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奠定基础。”
  但目前,上海港的地位却和国际航运中心并不相称。
  尽管在2005年,上海港实现货物吞吐总量2.68亿吨,居全球港口行业第一位。但同时,其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标箱,屈居世界第三,次于新加坡和香港。在业界,集装箱吞吐量已成为衡量港口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标志。
  此外,上海港的中转货比例在全球并不高。2005年,上海港国际中转集装箱40万标箱,比2004年增长42.9%。尽管增幅较大,但中转数量仅占集装箱吞吐总量的2%。而像新加坡港,中转货的比例占集装箱吞吐总量的80%。
  “如果没有足够的国际中转量及相关的国际贸易,上海打造国际经济中心也将名不副实,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从这一点说,上海港必须把自己定位为国际中转港。”复旦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王列辉说。
  因此,为了实现世界第一大港目标,以前靠港口装卸服务的上港集团,随着深水港———洋山港一期工程完工,已克服了航道水深不足的弊端。
  
  资金缺口
  但整体上市后并没有满足上港集团的募资计划———此前,上港集团曾希望两地上市募集50亿资金———洋山港的建设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收购整合都需要巨量资金支持。
  此前,曾有证券分析师称,上港集团将拆除黄浦江沿江码头,然后到东海填海造码头,在上港集团港口发展中,缺口资金至少100亿元。
  8月11日,四川省国投产权交易中心综合部经理张红明告诉记者,四川长江出海第一港———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已进入拟转让期,上海港表现出强烈意向。
  事实上,早在2002年,上港集团就制定了三大战略。其一最主要的便是长江战略。为使长江流域的港口成为上海港集装箱的喂给港,2005年11月以来,上港集团和上港集箱(G上港前身)分别获得武汉港55%的控股权,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20%股权以及和重庆港联手开发寸滩港。
  陈戍源指出,长江战略和中北亚战略都将在未来2-3年内完成。中北亚战略又称深水港战略,即以洋山港为中心,大力拓展水转运业务,实现上港集团跨越式发展。业内人士称,上港集团拥有的洋山港一期年吞吐能力为220万标箱,但实际可达300万标箱,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且洋山港二期四个码头也将于今年底建成。
  国际化战略则指上海港在国际上纵横捭阖,形成跨地区和跨国经营格局。陈戍源说,目前正在规划设计中,其时间跨度会较长。据了解,上港集团正在欧洲寻求投资码头的机会,有望成为我国内地首家走出国门的码头运营商。
  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上港集团有关人士说,由于国内整体上市还远未结束,赴海外上市也只在拟议中。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