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进入11月份,券商综合治理特殊期将逐渐告一段落。业内人士认为,历时多年的券商综合治理不但有效化解了证券行业多年积累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使一批优质券商脱颖而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全行业扭亏为盈
中国证监会于2003年8月召开"证券公司规范发展座谈会",一些业内人士将此视为证券业综合治理的发端。在券商信任危机重重的情况下,证监会提出了"三大铁律",即严禁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严禁挪用客户委托管理的资产,严禁挪用客户托管的债券。而后,监管部门在工作中更加强调了"治病救人"的工作方式,一方面防止出现新的挪用行为,另一方面,则积极着手处置已形成的风险。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从高危券商的风险处置,到行业内的兼并重组,管理层、券商、地方政府等各方面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仅2005年,就有17家证券公司因挪用客户保证金、超范围经营委托理财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而被责令关闭,行业风险得到平稳化解。与此同时,一些风险券商通过兼并重组,大量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两年里,被兼并重组的券商已超过50家,行业面貌焕然一新。
2006年,证券业终于迎来全面转机。据统计,今年7月,47家券商披露了2006年半年度业绩数据,这些券商上半年全部实现盈利,净利润总额达到86.20亿元。而去年同期,除三家券商未有公开数据外,其余44家中仅有13家实现盈利,总体亏损额达到了12.88亿元;去年全年,除一家公司未有公开数据外,46家券商中也仅有22家实现盈利,整体亏损额为27.64亿元。
发展基础逐步夯实
随着券业的回暖,管理层也在稳步推进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一方面,历史上导致券商出现比较严重问题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国债回购交易结算制度和资管业务管理制度等得到全面完善和改革,第三方存管制度稳步推进,创新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等一大批规章制度逐步完备,为券商在整体规范、健康运作的基础上,进入以一整套新规则体系为指针的常规监管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证券行业的监管有效性也大大提高,管理层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依据券商净资本、风控相关规则和高管、内控相关准则、指引等,逐渐形成有效的日常监管,并督促券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控、规范股东高管行为。而随着《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和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防范和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的长效机制也开始建立。
优质券商脱颖而出
经过这一轮券商整合,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优质券商通过托管、收购风险券商的优质资产,实现了低成本的区域扩张,市场份额增长显著。截至目前,已有18家券商通过创新类资格评审,25家券商通过规范类资格评审,作为优质券商的代表,他们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统计,今年1至9月,中信等10家大券商已经垄断了市场50%以上的股票基金交易量。
与此同时,市场的制度变革不仅极大拓展了传统业务的内涵,而且将加速收费性业务的启动步伐。通过创新发展,资产管理等一批新业务正在逐渐成为券商的重要利润来源,而未来融资融券和金融衍生品业务也有望成为证券公司的核心业务,券商的盈利模式转型已初露端倪。
"证券业长期上升的通道已经打开,基本面已发生根本转折,我们预期未来10 年,证券业将步入持续成长期"。国泰君安资深分析师梁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