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IPO承销费25亿 四券商瓜分七成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吴清桦 2006-12-04 10:55: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有14家保荐机构承销上市公司家数仅为一家
  本报讯 本报信息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券商投行通过IPO、增发等多种方式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超过1500亿元。其中,IPO融资近1200亿元,为券商投行带来25亿元的新股承销蛋糕。而大小券商保荐业务收入差距悬殊,中金、中信、银河、国泰君安证券四家券商即瓜分了超过七成的IPO市场份额。
  券商投行已承销1520亿
  本报信息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今年共有50家公司通过IPO上市融资,融资规模约1182.3亿元。28家券商保荐机构成为这50家公司IPO的主承销商。
  此外,今年前11个月券商通过IPO以外的多种方式帮助上市公司融资,其中,共有21家公司进行增发,筹集资金205.27亿元;9家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130.87亿元;1家公司配股。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券商通过IPO、增发、可转债、配股等方式共筹资资金约1520.57亿元。
  四券商占七成市场份额
  从IPO融资额及承销费用来看,中金公司当仁不让排名第一,融资总额为326.43亿元,承销费用约5.63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券商。中信证券投行融资总额为221亿元,承销费用4.72亿元,融资额及承销费用仅次于中金排名第二。国泰君安融资额196亿元,承销费用共4.18亿元,跻身进入前三甲。银河证券融资总额为152亿元,承销费用3.37亿元,名列第四。
  据统计,仅中金、中信、银河、国泰君安证券四家券商筹资总额达到896亿元,占据了今年前11个月IPO融资总规模的76%,四券商承销费用约18亿元,占了总承销费用25亿元的72%。
  从IPO保荐家数来看,平安证券拔得头筹,今年已经主承销了6家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和国信证券保荐家数均为5家,中金和广发证券为4家。
  业内人士分析,市场向优质券商集中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同时,行业的并购整合步伐将使市场份额进一步向以创新试点为代表的优质大型券商集中。
  保荐收入差距悬殊
  统计显示,前11个月,有14家保荐机构承销家数仅为一家,18家券商保荐机构融资额在10亿元以下。券商IPO佣金收费的比例1.5%-3.0%,若按照最低标准1.5%来算,则意味着11家保荐机构今年前11个月佣金收入将非常低。此外,尚有40家保荐机构尚未参与到新股发行的广大市场中来。这与优质券商赚得盆满钵满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业内人士表示,券商投行差距悬殊与保荐人数量有着密切关系。目前的700名保荐人已足以应对市场的需求。目前,优质券商的保荐人数量已饱和甚至过剩,而二线保荐机构的人数则有待补充。保荐人争相涌向优质券商的现状使得保荐人数较少的中小型保荐机构生存现状堪忧。
  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11月21日,有700名保荐人分布在68家保荐机构。保荐人数排名前20位的保荐机构共拥有保荐人590人,占保荐人总数的84.3%。广发证券和国信证券拥有保荐人数分别达到44人和40人。而保荐人数排名后10位的保荐机构仅有2-3位保荐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