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券商投行新格局显山露水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吴清桦 2006-12-18 09:45: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的IPO承销业务大发展中券商投行新格局显山露水
  本报讯 自5月IPO开闸以来,今年券商投行格局初显。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凭借大盘股的承销业务,成为投行业内第一梯队的中坚力量。引人注目的是,中信证券今年表现相当突出,与中金公司的差距日益缩小,并有望赶超中金公司。同时,平安、国信、广发证券则发力小盘股承销,在新股承销数量上占据优势。
  投行往昔格局生变
  数据显示,2005年中金证券承销收入14.6亿元,遥遥领先其他券商,排名第一;中信证券证券承销收入1.8亿元,排名第二;国泰君安、中银国际则以1.24亿元、1.1亿元的收入排名第三、第四;海通、招商、国信、广发、平安证券进入了去年投行收入前十名,证券承销收入均超过3000万元。
  与去年券商全年投行业绩相比,今年前11个月券商投行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动。其中,中金中信仍为投行业内第一梯队,但中信投行地位明显提升;招商、国信、广发、平安证券则继续保持前十地位。此外,今年首创证券凭借大同煤业这单业务,也跻身前十名。而去年排名第四的中银国际在今年前11个月尚未加入保荐行列,12月承销的一单业务为大唐发电。
  中信中金笑傲江湖
  中信、中金今年IPO承销业务重心放在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此类大盘股上,较少涉足中小企业。据本报信息部统计,中金公司前11个月IPO承销费用在行业内排名第一,承销费用约5.63亿元;中信证券投行承销费用4.72亿元,仅次于中金排名第二(联席保荐收入已平均纳入各家投行承销收入中)。近日即将上市的广深铁路的承销业务,预计将为中信证券带来2亿元进账。届时中信证券承销收入有望突破6亿元,IPO承销收入将与中金不相上下。
  一位券商投行经理表示,中信证券今年承销业绩骄人自有其因。中信证券为应对市场需求做好人才储备,今年不惜重金网络英才,同时在资源积累、项目储备上,中信证券也做足了功夫。
  今年前11个月,中金中信凭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超级大盘股的上市,遥遥领先其他券商,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也借大盘股跻身投行前五名。银河证券参与了中国国航、中行的承销;国泰君安则与中金、中信一起成为工商银行的联席主承销商。此外,国泰君安还成为上港集团整体上市的主承销商。
  平安国信发力小盘股
  中金、中信在大盘股承销中称雄,而平安、国信、广发、招商证券则瞄准小盘股,在IPO承销业务中获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可。
  平安证券相关人士透露,平安证券号称平民投行,制定了以中小企业IPO为重点,积极发展再融资和非融资业务的战略。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平安证券保荐了6只新股上市,在数量上领先于其他券商,承销费用则排名第九。
  业内人士分析,小盘股的融资规模虽然较小,但承销费率却明显高于大项目。据了解,一般大盘股的承销费率在1.5%—3%,而小盘股的承销费一般不低于800万元。如此推算出小盘股的承销费率大都超过了3%。数据显示,在今年前11个月上市的50家公司中,承销费率最高达10.96%。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中小板的日益活跃,其上市的快捷以及承销费率的高企,使部分券商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中小板市场。小盘股的受宠意味着市场思维的转变,以前很多券商并不看好小盘股;随着市场的好转,中小企业争先恐后的上市融资将为券商投行带来很大一块蛋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