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专家认为投资将主宰景气周期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上官卫国 2006-12-19 10:5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展望2007年我国的经济大势,固定资产投资走势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驾已占我国GDP总量逾45%的"马车"究竟如何"奔跑",不仅将决定明年GDP的增速,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PPI和CPI的运行态势。让人困惑的是,站在眼下这一时点观察,这驾"马车"的速度最具有不确定性。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投资的景气状况将主宰本轮经济景气周期的命运。
反弹还是低迷?
于2002年下半年带动我国经济冲出"谷底"的固定资产投资,在经历了四年半的迅猛增长之后,仍存在"高歌猛进"的冲动。
一些专家指出,明年上半年投资大幅反弹的"阴云"正在积聚:地方政府GDP增长政绩评价体系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这成为投资反弹的机制、体制因素;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流动性泛滥成为常态,这为投资反弹提供了充足的货币条件;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以利差收益为主高度依赖贷款规模的经营模式在资本金充足后更具放贷偏好。以上三种因素的"合流",随时可能掀起类似于2004年上半年那样波澜壮阔的投资反弹。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专家指出,几年来兴建的项目,多数已经开始释放产能,2007年将形成产能释放的高峰。价格即将回落的预期,正在迫使市场化运作、受利润牵引的投资的退缩。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相关数据的印证:
截至2005年11月底,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8.1%。但是截至今年11月底,这一指标已经回落到仅增长3.7%。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代表着未来的投资需求,是投资运行趋势的先行性指标。它的回落意味深长,或许预示着本轮经济景气周期面临转折?
雾中的房地产
浏览近期的媒体可以看到,不少专家不愿对明年的投资增幅贸然做出言之凿凿的判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投资领域的一个重要产业--房地产业的走向至今仍在"云遮雾罩"之中。
回顾本轮经济景气周期的运行脉络可以清晰地看出,有两大动力带动我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一是加入WTO拓展的国际市场需求,二是以轿车和住宅为标志性商品的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其中带动力最为强大的是房地产业。
目前房地产投资已占城镇投资的逾20%,加上与之配套的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再加上由这两者引发的对能源、原材料、运力等的投资,所占比重可能翻番。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已进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的阶段,房地产投资的走向牵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全局。
然而,尽管调控房地产的举措频频出台,但效果似乎并不显著:投资增幅仍在高位运行,商品房价格涨幅依然较大。更重要的是,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出现了市场表现与政策设计初衷相背离的现象。这究竟是政策设计有问题,还是执行有问题呢?
有专家指出,当前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正在从东部沿海及特大城市向内地二线城市转移;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银行资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增长幅度更快。房地产泡沫越大,埋下的隐患也越大。
房地产投资走向是整个投资趋势的"晴雨表"。如何让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是明年投资调控的重中之重,正在考验政府的智慧。
未雨绸缪 多备预案
由于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走向具有多种可能性,许多专家建议,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可能性的调控预案。
对于抑制明年年初可能出现的盲目的投资冲动,最好的政策选择仍然是严格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并继续以提高技术、节能、环境标准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一些专家指出,应对可能恶化的产能过剩,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主要依靠市场优胜劣汰的同时,应依法关闭一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要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按照市场原则,以资产、资源为纽带,鼓励一些行业的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
观察人士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拐点"可能在2007年年中或下半年"若隐若现"。那时,要有切实措施拓展投资的新领域,尽可能延长经济景气状况。
拓展投资新领域的重点是消化产能而又不增加"同质"产能的领域。显而易见的是,政府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央政府投资应更多地用于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设施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更多地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还要增加城镇经济适用房的供给,特别是增加廉租屋的供给。
目前,我国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关键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其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装备主要依赖进口,9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大部分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印刷设备依赖进口。近几年每年进口装备制造业产品近2000亿美元。因此,增加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也是拓展投资新领域的题中应有之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