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银行贷款增速已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针对性和预见性值得称道。在经过了去年一年与流动性过剩作“艰苦斗争”之后,央行显然已经学会了未雨绸缪,毕竟流动性泛滥的局面未得缓解甚至有所加剧,商业银行长期压抑的放贷款欲望很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释放。央行选择此时动手,时机可谓恰到好处。
尽管央行调控政策的出台时机非常合适,但政策品种的选择是否准确和可持续性却值得商榷。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中央银行在动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时通常会非常谨慎,因为这项工具的影响面较广,通常被认为是较为激烈的调控手段。而在我国,中央银行竟然在不到一年的时候内四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这在货币政策史上非常少见。
罕见的情况之所以出现在中国,原因在于流动性凶猛异常。据海关总署数据,去年前11个月我国贸易顺差累计达到1565亿美元,预计全年极有可能超过1800亿美元。在强制结汇制度下,这些贸易顺差中的绝大部分都将转化为外汇储备并进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央行被动吐出的基础货币超过15000亿元。面对数额如此巨大的数额,央行的对冲压力可想而知。
在对冲流动性方面,央行已经是苦心经营。为此,还发明了中国独有的央行票据,现有规模超过了3万亿元。然而,目前商业银行持有大量高流动性资产,单纯依赖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仅是浅层对冲,而且对冲数量和进度还受到商业银行购买意愿影响。为了提高对冲的主动性和对冲深度,也是为了降低对冲成本,央行不得不多次选择动用看起来非常猛烈的存款准备金工具。
回收流动性的目的是防止信贷再次出现去年那种快速扩张的局面,央行特别热衷于从货币供给的角度下功夫,对于调整利率限制货币需求却慎之又慎。事实上,为了缓解外储高速增长带来的本币升值压力,中央银行不得不保持中美之间的利息差,而随着美国进入减息周期,中国再次调高利率的空间正在缩小,这使得央行在利率工具方面的自主性并不太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项目顺差数字逐年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在强制结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增加必然带来基础货币的增加,唯此才能保持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可以说,只要我国的外汇储备继续扩大,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就会继续存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央银行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对冲只能满足一时之需,无法从根本上切断流动性的来源,即外汇储备增长所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加。要想改变目前货币政策面临的多难局面,需要从改变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着手。
有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思路在于厘清外汇储备的形成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发行之间的连带关系,从而为中央银行自主性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足够空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个更加独立的外汇管理实体是必需的,由这个独立实体发行相应的人民币债券购买外汇储备,从而取代目前的央行票据和准备金操作,应当是中国未来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