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资金正从银行涌出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栋琳 2007-01-16 11:1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央行昨日公布了2006年金融数据,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资金正冲出银行系统的“牢笼”,货币的流通速度在加快。这一新现象可能引起经济生活中的众多新变化,而资本市场无疑将迎来更加充裕的流动性。
  新公布的数据至少有三大特征引人关注。
  一是贷款增速出现反弹迹象,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43.7亿元创下去年10月以来的新高;新增贷款同比多增689亿元,结束了9月份以来的同比少增趋势。
  二是存款增速大幅度下降,12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1072.7亿元,创下近两年来的新低;边际贷存比(新增贷款/新增存款)竟达到近200%,同样创下两年来的新高。
  三是M2、M1喇叭口不仅合拢甚至还出现翻转,M1同比增速17.48%,近年来首次超越M2同比增速16.94%。
  这三方面的新特征实际指向货币领域里的同一个现象:货币正迅速从银行中释放,并加快在社会上流通运转。
  贷款增速反弹一方面可能有年底做账因素,例如降低不良贷款率;另一方面体现追求业绩仍是银行最重要的出发点。前期央行、银监会出台种种措施压制贷款增长,到年底前银行前期积累的放贷冲动终于再次爆发。2006年全年新增贷款3.18万亿元,同比多增8265亿元,比年初目标多增6800亿元。放贷是银行派生货币的最主要途径,流动性因此在全社会快速增长。至于贷款的去向,企业实体经济投资和股市应该是两个主要方向。而随着目前企业投资自筹资金比率的提高,不排除大量资金通过贷款流向股市。这与12月到1月两市成交金额屡次冲破1200亿元时点恰好吻合。
  存款增速大幅度降低,储蓄存款一度负增长,这与股市的红火密不可分。沪市个人投资者开户数在下半年屡创新高。股市大牛对社会的闲散资金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时,随着中行、工行、人寿这样的大盘股发行、基金募集资金剧增,资金向股市分流加快,也在无形中降低了存款增速。当然,年底企业利润分配、奖励、节日效应等季节因素也可能降低存款增速。但无论如何,储蓄率降低表明社会的投资或者消费正在加速启动。
  而M2、M1喇叭口一向是衡量流通中资金量的重要工具。分析人士早就证明,历史上历次M2、M1喇叭口过大(例如超过5个百分点)都可能预示着股市将迎来大的行情。随后随着资金向股市转移,喇叭口将逐步回落。
  2005年,银行惜贷、存款高增长、M2、M1喇叭口过大曾是货币金融领域的重要特征。仅仅一年多,这三方面特征全部逆转。货币从“沉淀”于银行体系转为加快向全社会释放。
  除了引发股市资金暴涨、推动资产价格重估外,这一现象还可能导致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一些重大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通胀水平将明显提高,货币供应量持续高速增长必将增加未来的通胀压力。另外,在过剩的资金供应下,投资将继续面临高增长的可能。在目前的经济结构下,这必将推动出口加快发展,今年贸易顺差将继续高增长。为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央行需要调整汇率和利率政策,加快回笼流动性。
基金和股票鲸吞存款"地盘"
  2006年居民储蓄同比少增1125亿元
  央行昨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全年,金融机构居民户存款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少增1125亿元。这些钱都跑到哪里去了?
  "很显然,股市的向好以及居民有效理财渠道的增加是最主要原因,消费增加与非公有企业主扩大投资对此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殷剑峰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种种迹象表明,在"牛市"财富效应的"感召"下,居民储蓄存款正源源不断地流向股票、基金等理财渠道。
  在某中央直属机关工作的姜先生自去年年初就迷上了基金与炒股,截至目前,他已把80%的积蓄都押在了基金上,剩下的20%也全都买了股票。姜先生说,他持有广发基金公司旗下与中银基金公司旗下的共6只基金,还不到一年时间,其平均收益率已达到了50%以上,而持有的工商银行与招商银行股票涨幅更是惊人。
  "以前我几乎都把钱存在银行里,而且大多数都是活期。"姜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年初他们单位举办了几次"理财讲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花两万块钱买了广发基金公司的一只股票型基金,"不出两个月竟然涨了30%"。此后,他专门去工商银行办了两张卡,一张专门是用来买基金的,另一张"银证通"用来炒股票。在银行理财专家的建议下,他还把每月的"余钱"参与"基金定投"。
  很显然,姜先生只是众多"基民"与股民中的一个缩影,他们手里头的闲钱虽然有限,但在较高收益的诱惑下都义无反顾地投向了理财市场。
  央行发布的四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结构发生变化,基金成为居民家庭除储蓄存款外拥有最多的金融资产。在如何支出中,选择"购买股票和基金"的人数占比达18.5%,跃升至历史最高。在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中,选择"基金"为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人数占比从上季度的6.7%猛升至10%,上升了3.3个百分点,位列第二;而选择"储蓄存款"的人数占比为65.8%,比上季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4和3.6个百分点,比调查以来的平均水平(67.2%)低1.4个百分点。
  殷剑峰认为,除了上述因素外,实体经济投资与消费也是导致居民储蓄变动的两大因素。他分析说,我国目前的统计数据分类中,居民储蓄与非公有企业主存款在很多时候其实很难被清楚区分,在宏观调控紧缩、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情况下,非公有企业主只有以自有资金增加投入;居民消费与储蓄一直都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消费的持续增长,也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减缓储蓄增长的作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