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2006年也被称为改革攻坚年。日前,作为资深改革研究机构、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改院”)公布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年初被定为改革攻坚之首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未破题。
中改院发布的《改革进程评估与展望———二〇〇六中国改革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改革最大的亮点在于改革在争论中趋向共识;最大的成就在于金融、农村改革破中有立,取得重大突破;而国企与垄断行业改革进程在这次调查中得了最低的评价。
此次调查对象中,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学者型官员超过57%,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超过37%,其余为其它方面的专家(包括企业家)。
专家们对垄断行业的改革打出了最低分:66.28%的专家认为没有进展;10.95%的专家甚至认为有所倒退。
2006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年会上,国家发改委原体改司司长范恒山就曾表示,政府自身改革(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成为所有问题的核心。
而这一核心问题,在2006年没有看到显著进展。
调查报告显示,52.30%的被调查者认为该项改革基本没有进展,5.4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所倒退。
“政府利益部门化突出是制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报告对行政体制改革难以破题给出了分析,有94.05%的被调查者认为,两者具有密切关系。
而每场争论最后,都有人提出应由国务院牵头各部门来共同完成改革任务。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认为争论到了这种地步,恰好说明“部门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因此,对于2007年改革亟待推进的重点,调查报告认为,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首,垄断行业改革和农村深化改革是今年的三大重点改革领域。
其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焦点———中改院再次重申这项改革的重要性,并拿出了一份20条相关政策和立法建议的报告。一些建议已落到可操作层面。
如按照决策与执行分开的要求,尽快实行大部制,以此破解部门利益。
中改院报告认为,当前中央部委集决策权与执行权于一身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综合性部委集中了过多的决策权,削弱了其他部门的决策权,不仅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还强化了部门利益。
因此,中改院报告建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推行大部制。建立决策、执行分开的行政管理体制,确保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国务院所属机构可考虑进一步整合,拓宽主要部委的职能,逐步向大部制过渡。例如向大交通、大文化、大农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