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标普建议用资产证券化吸收过剩流动性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黄继汇 2007-04-11 08:0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标准普尔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允许银行进行大规模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显著减少中国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并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这篇题为《通过资产证券化吸收过剩的流动性》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主要通过升息手段来应对由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产泡沫,但在中国大部分的流动性是由贸易顺差和 “热钱”流入引起的。升息不但不会减少这部分的流动性,反而会吸引更多热钱。
  标准普尔中国区总裁扈企平指出,发行资产证券化股票和债券有利于控制货币创造和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银行出售自身的信贷资产,投资者则用银行存款来购买证券化产品,这可以看成是货币创造的逆过程。
  该报告认为,中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并不仅仅是货币供给的问题。它还反映了经济结构内部的深层次矛盾。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这个问题,中央银行在继续采用各种调控措施“堵”的同时,还需建立发达的债券市场,提供更多“疏”的渠道。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利率水平也处在历史较低水平,但近期金融资产价格暴涨反映了居民财富水平不断增长和金融资产供给不足的内在矛盾”,扈企平说,“如果居民的金融投资过多地集中于股票投资,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不仅投资者会面临集中性风险,而且由于缺乏其他投资渠道,尤其是缺乏长期稳定的收益率基准指标,也使得股市容易被操纵并出现大起大落。因此发展债券市场对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