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最近公布了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一季度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543.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增速高于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6个百分点。据此推算,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3%,比今年1-2月份的23.4%明显加快,显示投资反弹压力仍然较大。分析人士认为,政府可能将加强宏观调控措施,尤其是在货币政策多次紧缩的情况下,可能将更多采用行政手段巩固调控成果。
本周一,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7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发改委表示,随着调控措施逐步落实到位,房地产市场正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房地产开发结构有所改善,房价涨幅总体平稳,但部分中心城市如深圳、长沙和北京涨幅仍然较快,而且房地产开放投资增速有所加快,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9%,增幅同比加快6.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速相对较快,其中河南省和安徽省同比分别增长59.1%和52.4%,同比加快19.4和32.4个百分点。
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相同,根据发改委公布资料推算的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比今年1-2月份加快,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比1-2月份的23.4%高出1.9个百分点。东方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张杨认为,从上述数据看,未来投资调控的主要手段还是要落在行政调控之上,从目前看即使再次加息,对投资的遏制作用仍然有限。
申万证券研究所研究员陆文磊也认为,未来的投资调控仍将沿用行政手段为主的政策,主要是控制土地、信贷、新开工项目速度等。他表示,从今年一季度情况看似乎反弹的力度还算比较温和,因此在3月份央行刚刚加息之后,短期内再次选择加息作为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央行货币政策的重点还将是通过流动性调控防止信贷继续反弹。
自去年4月份以来的整整一年时间里,我国政府和货币决策机构已经针对货币和信贷高速增长,投资压力居高不下、外贸顺差持续快速增长导致新增流动性源源不断等具体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紧缩和调控。这其中包括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存款利率、3次上调贷款利率,以及使用货币掉期、定向央行票据、新发3年期央票等多项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
一系列的紧缩措施可以说在今年以来已经初见成效。今年1-2月份的CPI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有所放缓,3月份的外贸顺差增速更出现一年多来的最大跌幅,同月新增信贷数量同比少增,但分析人士认为,总体上一季度的货币和信贷增长压力仍然较快,投资反弹的压力再次加大,意味着未来宏观调控政策仍将不会减轻,并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期间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表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特别要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上周也表示,希望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继续回落。他表示,2006年过快的投资增长已经获得初步控制,但去年24%的投资增速仍然较高,今年投资反弹压力较大,将适度控制投资规模,着力调整投资结构,继续管好土地和货币政策,管严市场准入门槛来遏制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