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从3%。扩大到5%。。专家认为,这一政策具有长远意义,它指明市场化的、渐进的调控方向,长期看也有助于我国经济更加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抵御热钱。
今年以来顺差快速增长无疑是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1-4月贸易顺差达到633.6亿美元,同比增长88.6%。这使得动用汇率工具调控贸易顺差必要性提高。
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日内最大波幅最高曾达到0.28%。。而在上周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下跌209个基点,跌0.27%。。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一旦市场用足3%。的浮动区间,就将放大波幅,目前这一承诺得到兑现。另外,今日政策正式生效,正好是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之前一天,有助于为会谈创造良好的气氛。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高级研究员林朝晖表示,放大的幅度较为合理。近两年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日元、欧元兑美元等的汇价日波幅多数时间也在5%。以内,只有个别时间超过1%。
兴业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鲁政委表示,韩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其汇率浮动幅度分三步从4%。扩大到1%,每年扩大2%。。汇率浮动区间逐渐放开符合国际经验。
就像央行所指出的,这不意味着汇率大幅波动,更不意味着大幅升值。专家指出,2006年4月以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很少超过1%。,此后一年的时间里波幅才达到1%。-2%。。因此5%。的波幅何时能用足还不一定,这只是提供了汇率形成更加市场化、更加灵活的工具。
而从狙击热钱角度看,新政策也是有益的。以汇改为例,此后的几个月热钱并没有因一次升值2%而大幅增加。热钱往往更看重的是长期的投机机会。
林朝晖表示,对热钱流入的忌惮构成以往汇率和利率决策的一个重要难点。其实汇率和利率不宜沦为热钱的“人质”,因为这实际上令宏观经济成为热钱的“人质”,而经济的扭曲与失调从最根本上助长了热钱的流入。
此次“三箭齐发”,价格杠杆重新得到运用,有利于挤压出实体经济和资产价格中的泡沫。随着获取非正常超额收益机会的减少,热钱自然会“离场”。当然这不是短期能实现的,还需要更多政策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