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第三个月"越线"的物价指数,让市场人士刚刚平复的心再次提到嗓子眼儿。
5月CPI同比上涨3.4%,创27个月以来新高。相应地,加息预期也再一次升温。但专家指出,CPI新高是肉价短期扰动的结果,全年物价将在可控范围内。
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非常关注当前肉、蛋、油价格上涨,但加息与否要看CPI总体情况。也就是说,要综合考量物价各个组成部分。从物价指数构成看,大幅拉高CPI的肉价上涨只是短期性的,更关键的因素--粮价走势还没有显示大幅上升的迹象,它将决定下半年和全年的物价水平总体可控。
具体看,5月份肉禽及制品价格上涨26.5%,令CPI涨幅提高了0.7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拉动CPI涨幅0.4个百分点,涨幅的确很大。但是,粮食价格上涨5.9%,却是从去年12月以来连续六个月涨幅下降,目前是年内水平最低的一个月。而我国CPI变动受粮价的影响最大,二者相关性远高于CPI与肉禽及制品、蛋和鲜菜的相关性。因此,未来粮价平稳将是物价涨势放缓的关键。
近期肉价及其引致的蛋价大幅上涨是多年罕见的情况,无论从政府高度关注的态度,还是从国际市场和国内供给因素来看,肉价大幅上涨都是不可持续的。
造成肉价短期波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去年肉价低打击养殖积极性、饲料上涨抬高养殖成本以及疫情影响。国家正通过调控和补贴来解决后两个因素,调整时间不需要太久。至于第一个因素,生猪的养殖周期为5个月,最快到8月份,新一批市场供给将跟上,更何况国家还可以通过增加进口来缓解国内市场压力。
粮价方面,目前CPI显示的粮价涨幅依然处于2004年高点以来相对较低的水平,环比继续小幅下降。在肉价大幅波动之后,粮价对国计民生的意义更加凸现,政府对于抑制粮价过快上涨的态度是坚决的。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的最新小麦、玉米、稻谷收购价均稳定或略降。
考虑翘尾因素,粮价的涨幅可能维持在5%左右,超过10%以上的空间不大。而从国内外期货市场看,最新强麦709、玉米连续、CBOT玉米等粮食期货价格都呈现从今年年初高点下降的趋势,跌幅在10%-25%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一段时间(如3-6个月)粮食价格的趋势。
另外,从工业品出厂价格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涨幅也不大,这从供给角度限制了未来消费价格的过快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