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CPI同比上涨4.4%,创33个月新高,食品价格上涨被公认为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然而,此次价格上涨虽呈现出结构性特点,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各个构成项目可以看到,物价上涨压力并未充分释放,下半年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食品价格可谓构成物价指数的第一大户,在整个CPI指标体系中权重约为33.2%。上半年,猪肉等食品价格大幅攀升带动物价持续上涨,而今年汛情持续也将影响到秋粮收成,减少粮食供给。观察人士认为,此次物价上涨,除农资成本、种植或养殖率波动、动植物疫病及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以外,还反映出我国农业生产率提高缓慢,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向工业部门输送通缩压力的同时农业部门本身也逐步蓄积起通胀压力等深层因素。
因此,未来粮食、肉类等价格存在继续趋势性上涨的可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表示,受畜产品生产周期及国际粮价影响,近期食品价格难以回落。
在物价指数体系中,汽油、电力、天然气等也占有重要地位。今年以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一直高位运行。近期,由于美国炼油企业开工水平迟迟不能恢复,加上今夏美国汽油消费高峰期间国际油价有望延续涨势刷新去年高点;此外,大西洋飓风和伊朗问题也将影响到国际油价的上冲幅度。据预测,四季度后,油价可能有所收敛,但总体水平将比去年略高。
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受政府调控,如93号无铅汽油价格今年一直在5650-6350元/吨徘徊,并未反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情况,但国际油价高位震荡,也将给国内成品油价格带来上涨压力,进而影响物价指数。
另一项构成物价指数的要件是居住类中的房租、建房及装修材料等,它们在物价指数体系占比超过一成。今年以来,全国房价上涨趋势明显,6月份涨幅同比上涨7.1%,创历史新高。虽然房价统计在投资项下,但房价上涨将给与之成正相关关系的房租、建房及装修材料等带来涨价压力,从而传导到物价指数中。
综合来看,作为反映消费者购买物品和服务总费用衡量标准的CPI,本身对工资价格的上涨也较敏感。近年来,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涨幅高于物价涨幅,据统计,2002年到2006年,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我国在岗职工工资年均递增13.5%。工资是构成服务业的主要成本,因此,在医疗、娱乐、教育等服务行业,工资水平上涨,其提供服务的价格本身也有涨价压力。
当然,在物价指数中也有趋势性下降的因素,如衣着、交通、通讯工具等,其价格可能因生产优势、技术革新等表现出下降趋势。
因此,调控某些组成CPI要件的价格可能会成为政府平抑物价指数的有效手段。一个例子是,北京市上半年CPI仅为0.8%,家用设备维修服务、交通、通讯,甚至医疗、教育、娱乐等组成CPI要件的价格有所下降是维持北京市物价低位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食品价格上涨仍将是左右未来物价走势的主要因素,而逐步释放的其他非食品因素的价格,将成为结构性物价上涨是否转为全面物价上涨的关键。政府通过适时调控,在综合考虑总体价格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可控变量"削峰填谷",或许能够消化其他CPI要件对物价上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