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发布通知,决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分析人士表示,今后可以从增加交易需求、扩大市场参与主体、丰富交易品种等方面促进汇率衍生品发展。
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是指在约定期限内交换约定数量人民币与外币本金,同时定期交换两种货币利息的交易协议。
在此之前,我国的汇率衍生产品主要包括人民币远期结售汇、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和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其中,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与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涉及利息的交换并且期限多为1年以上,而前者涉及汇率的升贴水并且期限通常为1年以下。
分析人士指出,汇率衍生品的日益完善增加市场主体规避风险的渠道,并为人民币汇改提供保障。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曾以专栏的形式讨论了利率、汇率衍生品市场发展问题,分析人士认为衍生品市场发展迎来了宝贵的发展契机。
相关统计显示,2007年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汇率衍生品交易日益活跃,日均成交量约12.3亿美元,是去年的3倍多。但是与国际横向比较,结合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我国汇率衍生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业内专家指出,汇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进程等密切相关。目前来看,以下几个方面或可以加快汇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首先,交易需求是外汇市场尤其是汇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汇率波动幅度被固定在一个较小的幅度内实际上是政府在为汇率风险提供"无偿保险",长久来看会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如果汇率在某个时间段内形成单向的升值或贬值趋势,市场主体在制定价格时通常通过"估算"提价或减价以规避汇率风险,抑制了市场对汇率衍生品避险功能的需求。因此,从长远来看,汇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汇改--一方面增加汇率弹性、扩大汇率波动空间,另一方面促使汇率双向波动、改变单边升值态势--所引致的外汇交易和风险规避需求。
其次,从市场参与主体来看,要扩大投资者范围,引入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降低交易的难度。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要加大投资者培育力度,增强投资者意识,提高投资者投资运作水平。有分析认为,从其他国家外汇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往往具有外资金融机构的国际金融市场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风险管理意识,加大外资金融机构的参与力度可能是加快衍生品市场发展、提高整体市场投资水平的一个捷径,不过这会受到我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整体进程制约。另外,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交易风险的角度看,适当时候可以发挥货币经纪公司在外汇市场尤其是衍生品交易中的作用。
此外,随着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市场逐渐活跃,参与主体投资水平提高,未来可以考虑推出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场内外衍生品种,以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而且,为扩大外汇市场的容量,可以择机推出不涉及人民币的外币之间的衍生品交易。
掉期交易助人民币成国际硬通货 记者 王辉
掉期价格将影响即期汇率
中国人民银行周一发布公告,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外汇市场,满足国内经济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决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央行同日还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市场人士表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将为境内企业提供一个规避汇率风险的交易渠道,帮助企业锁定汇率风险。此外,一些分析人士还着重指出,掉期业务将大大丰富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交易渠道、扩充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流通性,从这一点上说,掉期交易将为人民币走向国际"硬通货"的道路做准备。
根据《通知》规定,具备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会员资格的境内机构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后,可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按照《通知》规定开展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现阶段银行间外汇市场将开办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5种货币的货币掉期交易,具备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会员资格的境内机构可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这5种外汇货币掉期业务,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对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实施监督和管理。
交行外汇交易员朱晶表示,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深入,汇率波动逐渐加大,增加了市场参与者的交易风险,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将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新的风险管理手段。朱晶还同时表示,由于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现有的交易渠道还比较狭窄,当前企业基本只能锁定1年以内的汇率风险,掉期交易将为企业提供一个规避中长期汇率波动风险的交易渠道,帮助企业锁定中长期汇率风险,这也是掉期交易推出的直接效用。
在掉期交易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方面,中行外汇交易员史炜彦表示,在掉期业务推出后,逐步市场化的掉期价格将对即期汇率产生引导作用,从而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程。此外,推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密切相关,这将为人民币提供更多的交易渠道,并逐步扩充人民币对其他国际货币的流通性。例如,此次央行首先推出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5种货币的货币掉期交易,就将为投资者提供了汇率风险的对冲工具,而这也正是美元等货币成为国际硬通货的一个主要原因。
"尽管央行推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更多还是出于对外汇市场自身发展和境内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考虑,但却还有另外一层政策含义,即通过丰富人民币交易渠道、扩充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流通性,为人民币将来发展成为国际硬通货做准备",史炜彦表示。
此前有分析人士预测,随着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放开,以及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人民币很可能在未来的10年内,成为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中继美元、欧元与日元之后的第四种主要储备货币。